词典 席蓐 席蓐的意思

席蓐

简体席蓐
繁体
拼音xí rù
注音ㄒ一ˊ ㄖ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组词】: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2) 座位。【组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3) 酒筵,成桌的饭菜。【组词】:筵席。宴席。酒席。(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组词】:四席。(5) 职位。【组词】:主席。西席(塾师)。(6) 量词。【组词】:一席酒。(7) 姓。

rù,(1) 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例句】:蓐妇(产妇)。蓐母(接生婆)。坐蓐(临产)。

基本含义

指床榻,也泛指家庭、婚姻。

席蓐的意思

席蓐 [xí rù]

1. 见“席褥”。

席蓐 引证解释

⒈ 见“席褥”。


席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客宿释义:在外住宿。 汉 焦赣《易林·临之家人》:“客宿卧寒,席蓐不安,行危为害,留止得欢。”汉 焦赣《易林·坎之晋》:“道涂多石,伤车折轴,与市为仇,不利客宿。”
    • 2.
      席褥释义:亦作“席蓐”。席与褥。泛指铺垫之具。
    • 3.
      燥湿释义:⒈干燥和潮湿。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吕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其为宫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高诱 注:“燥谓阳炎,溼谓雨露。”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清 谭嗣同《与沉小沂书》之二:“凡物春夏则涨,秋冬则缩,寒暑燥湿使然也。”⒉指日常生活起居。《汉书·丙吉传》:“吉 即时病,輒使臣 尊 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 权 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饗赐之日,可人
    • 4.
      燥溼释义:⒈干燥和潮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寧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吕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其为宫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高诱 注:“燥谓阳炎,溼谓雨露。”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清 谭嗣同《与沉小沂书》之二:“凡物春夏则涨,秋冬则缩,寒暑燥湿使然也。”⒉指日常生活起居。《汉书·丙吉传》:“吉 即时病,輒使臣 尊 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 权 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饗赐之日,可人人

席蓐(xir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席蓐是什么意思 席蓐读音 怎么读 席蓐,拼音是xí rù,席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席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