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滞例 滞例的意思
zhì

滞例

简体滞例
繁体滯例
拼音zhì lì
注音ㄓˋ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组词】: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例句】:“此有滞穗”。

lì,(1)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组词】:例证。例题。举例。例句。例如。(2) 规定。【例句】:例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例。凡例。条例。破例。发凡起例。(3) 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组词】:例会。例假。例行公事。(4)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组词】:事例。病例。案例。

基本含义

滞例指的是停滞、不畅的法律或规章制度。

滞例的意思

滞例 [zhì lì]

1. 难解的条例。

滞例 引证解释

⒈ 难解的条例。

清 魏源 《<诗古微>序》:“《诗古微》何以名?曰:所以发挥 齐、鲁、韩 三家《诗》之微言大谊,补苴其罅漏,张皇其幽渺,以豁除《毛诗》美、刺、正、变之滞例,而揭 周公、孔子 制礼正乐之用心於来世也。”


滞例(zh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滞例是什么意思 滞例读音 怎么读 滞例,拼音是zhì lì,滞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滞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