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意 [yù yì]
1. 表明意思。
喻意 引证解释
⒈ 表明意思。
引《淮南子·要略》:“物之可以喻意象形者,乃以穿通窘滞,决瀆壅塞,引人之意,繫之无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张文峙》:“﹝ 张文峙 ﹞与 归安 茅元仪 善。 茅 死,有姬 杨宛,以才色称。戚畹 田弘遇 欲得之,以千金寿 文寺,求喻意, 文寺 絶弗与通。”
喻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口一词释义:比喻意见一致。 同“万口一辞”。
- 2.
万口一谈释义: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 3.
万口一辞释义: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 比喻意见一致。
- 4.
不拔之志释义: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5.
不虞之变释义:比喻意料不到的事变。
- 6.
五彩祥云释义:祥云:代表有好的预兆,表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五彩祥云,又喻意五谷丰登,从大体上说,就是国泰民安了。
- 7.
以水投石释义:比喻意见相左,不能为对方所接受。
- 8.
会话劫持释义:在现实生活中,比如你去市场买菜,在交完钱后你要求先去干一些别的事情,稍候再来拿菜;如果这个时候某个陌生人要求把菜拿走,卖菜的人会把菜给陌生人吗?!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但这恰恰就是会话劫持的喻意。
- 9.
兰味释义:《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后遂以“兰味”喻意气相投。
- 10.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11.
凤凰磐涅释义: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
- 12.
匪石匪席释义: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 13.
合调释义:⒈谓音律、音节和谐。⒉比喻意气相投。
- 14.
同道中人释义:走相同的道路,能在一起谋划的。比喻意见或志趣相同并且可以共事的人。
- 15.
咬钉嚼铁释义:牙齿能咬碎铁钉。比喻意志坚强。
- 16.
国兴路释义:国兴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段家镇,分别切汤法高速与扶降专线,属于镇主干线,原名郭辛路,连接该镇郭家村与辛家村,期间坐落沟老村、谷家寨村、李家村。改革开放初期为响应国家号召改名国兴路,喻意国家兴旺的意思。
- 17.
尚格释义:英文:SHAGER(高级的,精致的)。 尚,喻意高尚的,高贵的,有品位的。
- 18.
山高水低释义: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 19.
屹立不倒释义:指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 20.
德意志第三帝国释义:指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宣称他统治下的德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后的第三个德意志人帝国,并喻意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宣扬的太平盛世的“第三王国”。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