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地 上地的意思
shàng

上地

简体上地
繁体
拼音shàng dì
注音ㄕㄤˋ ㄉ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指人们因得意而骄傲自满、不知足而导致失去原有的优势地位。

上地的意思

上地 [shàng dì]

1. 肥沃的土地。

3. 古地区名。

上地 引证解释

⒈ 肥沃的土地。

《周礼·夏官·大司马》:“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者参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上地谓肥美田也。”
《宋书·孔季恭羊玄保等传论》:“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⒉ 古地区名。

《战国策·楚策一》:“秦 下甲兵,据 宜阳,韩 之 上地 不通。”
《荀子·议兵》:“韩 之 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 赵,赵 不能凝也,故 秦 夺之。”
梁启雄 释引 杨树达 曰:“上地,上党之 地。”

⒊ 下地耕作。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老汉没儿,只有这个女子……小时跟上老子点籽拣草,长大也象个小子一样上地。”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四:“宋老定 没有上地,他整整一夜没有睡好觉。”


上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俊美无俦释义:俦:有同伴、伴侣。所以俊美无俦的意思是俊美得没有可与之匹敌的人,就是天上地下,俊美无双。
    • 2.
      倒卷释义:⒈见“倒卷”。⒉亦作“倒捲”。指由前向后或由下向上地卷起。
    • 3.
      倒吊释义:⒈见“倒吊”。 ⒉亦作“倒弔”。头下脚上地悬挂。清 李渔《奈何天·虑婚》:“我也曾读过十几年书,如今倒弔起来,没有一点墨水。”《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晁住娘子 道:‘怎么就捨不的?倒弔着他刷井来!’”杨朔《万古青春》:“李家发 捉到只耗子,倒吊在树上。”⒊耷拉,下垂。柳青《狠透铁》:“他那满涂着鼻涕和眼泪的脸孔不敢面对人,脑袋倒吊下去。”
    • 4.
      倒垂释义:⒈指物体倒悬着垂下。北周 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月悬唯返照,莲开长倒垂。”唐 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⒉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宋 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朝廷当此之际,解兆民倒垂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岂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宋 岳飞《谢讲和赦表》:“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⒊倒挂着下缒。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黄连花》:“其一枝生絶壁间,募人悬絙倒垂取之,重至三两。
    • 5.
      公祖释义:⒈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⒉复姓。
    • 6.
      喷薄欲出释义:喷薄:涌起,上升的样子;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 7.
      喷薄而出释义:是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 8.
      地幔释义:地球内部介于地壳 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 深度从地下5—70千米至2 900千米。物质基本上呈固态,局部具有塑性。主要成 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由上而下,铁、镁含量渐增。以地下1,000千米深处为界,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 9.
      地形释义:⒈也叫地貌。地球 表面各种起伏形态的总称。由内力(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外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和人类的作用而形成。按形态分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⒉测绘学上地表起伏形态和分布 在地面的固定物体的总称。
    • 10.
      塘沽协定释义: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并大举进攻长城各口,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因蒋介石国民党破坏而失败。5月31日国民党政府派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非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 11.
      天曹地府释义:迷信的说法,指天上地下主管人生死的官署和人死后灵魂的归宿。
    • 12.
      官僚主义释义:不关心群众利益,不做调查研究,脱离社会实践,只知道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 13.
      导引释义:⒈引导;带领。⒉用仪器指挥运动物体按一定路线运行。⒊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相当于现在的气功或体育疗法。
    • 14.
      峭涧释义:《韩非子·内储说上》:“董閼于 为 赵上地 守,行 石邑 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 ’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閼于 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后因以“峭涧”喻严刑峻法。
    • 15.
      徒庸释义:人工。指用工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士弥牟 营 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邇,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餱粮,以令役於诸侯。”杜预 注:“知用几人功。”《新唐书·元载传》:“因图上地形,使吏间入 原州 度水泉,计徒庸,车乘畚鍤之器悉具。”
    • 16.
      投递释义:送(公文、信件等);递送:投递员。信上地址不明,无法投递。
    • 17.
      日悬的释义:“日悬的”是一句地方方言,它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贴别矫情或者比较张扬。使用该词语的地区多见于:张家口坝上地区,比如张北县,沽源县,九连城乡等坝上县城。
    • 18.
      日驭释义:⒈太阳。 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隋 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前蜀 韦庄《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清 金农《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⒉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黄澜《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⒊指帝王的车驾。宋 苏轼《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驂日驭以遄征,往復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
    • 19.
      显达释义:指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
    • 20.
      站户释义:元 代服役于站赤之户称站户。属通政院与中书兵部,并置驿令、提领等官管辖,不与民户相混,如有缺,由民户签补。每一提领所领站户,多则二三千,少则五百至七百。《元史·兵志四》:“站户闕乏逃亡,则又以时签补,且加賑卹焉。”《元史·兵志四》:“﹝ 中统 ﹞五年八月,詔:‘站户贫富不等,每户限四顷,除免税石,以供铺马祗应;已上地亩,全纳地税。’”

上地(shang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地是什么意思 上地读音 怎么读 上地,拼音是shàng dì,上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