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治礼 治礼的意思
zhì

治礼

简体治礼
繁体治禮
拼音zhì lǐ
注音ㄓˋ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指修养、修身齐家治国的礼仪规范。

治礼的意思

治礼 [zhì lǐ]

1. 讲习礼仪。

3. 司礼。

治礼 引证解释

⒈ 讲习礼仪。

《礼记·哀公问》:“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孔子 困于 陈 蔡 之间,居环堵之内,席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治礼不休。”

⒉ 司礼。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平明,謁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治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傧赞释义:⒈相礼;赞礼。《后汉书·百官志二》“治礼郎四十七人”刘昭 注引《东观书》:“主斋祠儐赞九宾。”⒉婚礼中的赞礼者。唐 高彦休《唐阙史·许道敏同年》:“俄有 张希復 员外结婚于丞相 奇章公 之门,亲迎之夕,辟 道敏 为儐赞。”
    • 2.
      理礼郎释义:唐代官名,即治礼郎。
    • 3.
      瘗玉释义:⒈古代祭山礼仪。治礼毕埋玉于坑。⒉见“瘞玉埋香”。
    • 4.
      雠定释义:校勘审定。《新唐书·王珪传》:“隋 开皇 十三年,召入祕书内省,讎定羣书,为太常治礼郎。”《隶续·魏三体石经<左传>遗字》宋 洪适 释:“后汉 熹平 四年,灵帝 以经籍文字穿凿,疑误后学,詔诸儒讎定三经,命 蔡邕 书古文篆隶三体,鐫石立於太学。”清 施闰章《重刻<何大复先生诗集>序》:“因取其诗讎定而重版之。”

治礼(zh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治礼是什么意思 治礼读音 怎么读 治礼,拼音是zhì lǐ,治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治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