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意 [dāng yì]
1. 称意;合意。
当意 引证解释
⒈ 称意;合意。
引《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国语词典
当意 [dāng yì]
⒈ 中意。
引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也不知你甚些儿看的能当意,要你做夫人不许我过今日,因此上急忙忙送你到他家内。」
当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崖勒马释义:⒈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⒉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⒊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 2.
屑屑释义:⒈劳瘁匆迫貌。 《左传·昭公五年》:“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 氏也。”唐 元稹《晓将别》诗:“屑屑命僮御,晨装儼已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孝廉》:“一日,石 失印綬,合署沸腾,屑屑还往,无所为计。”⒉琐屑;猥琐。宋 欧阳修《石曼卿墓表》:“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清 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河发 性倜儻好交游,视世俗群儿屑屑不足当意。”⒊特意、着意貌。《三国志·蜀志·
- 3.
慑息释义:因恐惧而屏息。《周书·萧詧传》:“魏 人慑息,未敢送死。”《南史·恩幸传·茹法珍》:“奄人 王寳孙 年十三四,号为 倀子,最有宠,参预朝政……乃至骑马入殿,詆訶天子。公卿见之,莫不慑息。”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杨允绳》:“一郡佐峻行敲朴,适公过,闻号呼声,立假其榜,紿云:‘将以惩奴辈不当意者。’佐为慑息。”
- 4.
淫行释义:⒈过分的行为;不合礼制的行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戊 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近不偪同,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孔子家语·问礼》:“今之君子,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尽。”⒉纵欲放荡的行为。《史记·南越列传》:“太后有淫行,国人不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南子 有淫行。”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而 彩云 亦多淫行,常蓄美男子数十人,以次入待,小不当意輒杀之。”⒊犹流行,泛滥。晋 潘岳《关中诗》:“疫癘淫行,荆棘成榛。”
- 5.
美芹之献释义: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 6.
食芹释义:《列子。 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后以“食芹”为谦词,表示自己位卑识浅,虽效忠君上,但贡献微薄,不足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