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yì,(1) 心思。【组词】: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2) 心愿,愿望。【组词】: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组词】: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4) 料想,猜想。【组词】:意料。意想。意外。
1. 同心,一心。
例上下同意。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孙子》
英[ with one heart; ]
2. 意义相同;意旨相同。亦指用意相同。
例日月与鬼神同意共指。——《论衡》
英[ same meaning; ]
3. 对某种主张表示赞成的意见;准许。
例同意一个计划。
英[ agree with; approve; consent; ]
⒈ 同心,一心。
引《孙子·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艳 彪 皆坐自杀。 温 宿与 艳 彪 同意……即罪 温。”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上下同意,誓必死守。”
⒉ 谓意义相同;意旨相同。
引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道无二》:“其文与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
汉 王充 《论衡·辨祟》:“明与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下信用不疑。”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二:“﹝ 黄公绍 《韵会举要·十灰》﹞:‘臺,观四方而高者也。从至,高省声,与室屋同意。’”
⒊ 指用意相同。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讨满洲檄》:“死者必着 唐 巾,丧必着 唐 冠,亦大抵与 湖南 同意。”
⒋ 犹赞成。
引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通信(复张孟闻)》:“读了来稿之后,我有些地方是不同意的。”
峻青 《海啸》第三章:“真拿你没办法。那好吧,我同意啦。”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九章:“你这种硬干的办法,我是不同意呵!”
⒈ 心意相同。
引《孙子·计篇》:「令民与上同意。」
⒉ 意旨相同。
引汉·王充《论衡·辨崇》:「明举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信用不疑。」
⒊ 赞成。
例如:「我同意你的看法。」
近答应 赞同 允诺
反否决 反对 拒绝
1.她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和小曹唱对台戏,也就顺水推舟,表示同意地点了点头。
2.陈老板对于员工们的消极怠工毫无办法,只得同意增加工资。
3.他费尽心机终于使台商同意投资这个项目。
4.看到大多数人都举手同意,我们几个也就随风转舵,也举手表示同意。
5.我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大家还可以发表不同意见。
6.大家不同意他的意见,可他仍然一意孤行。
7.在未得到大家同意之前,我绝不会一意孤行地採取行动。
8.他们的婚事经过一波三折之后,总算得到双方家长同意。
9.能不能参加校合唱团,您是一言九鼎,您就同意了吧!
10.他想了好久,万般无奈,只得同意了我的要求。
11.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同意这么干了。
12.你的分析我不以为然,难以同意。
13.孩子们同意把露营费合在一起而不分彼此。
14.遇事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应通过民主讨论,积极协商,求大同存小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应以势压人。
15.他们来后,我们要以以礼相待,讲出我们不同意合作的几点理由。
16.既然大家都同意他的看法,我也只能作如是观了。
17.我们大家都表示同意了,你也别固执己见了。
18.张芳本来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是父母寻死觅活地逼着,她只好答应了。
19.他俩情投意合,经得家长同意,定于本月十五日结婚。
20.言之成理的论点会说服人们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