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踊 [téng yǒng]
1. 跳跃。
例士卒腾踊速进。
2. 物价上升。
例今岁不登,谷暴腾踊。
腾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腾踊”。
⒉ 物价飞涨。
引《汉书·魏相传》:“今岁不登,穀暴腾踊。”
颜师古 注:“价忽大贵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大钱》:“币轻则物价腾踊,物价腾踊则农无所售,皆害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廉俸》:“无如俗尚奢靡,物价腾踊,京外各官之廉俸入不敷出。”
⒊ 犹腾跃。参见“腾跃”。
引《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 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王镇恶 ﹞乃身先士卒,众腾踊争进,大破 姚丕 於 渭桥。”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剖疑》:“嘉靖 间东南 倭 乱, 苏城 戒严,忽传寇从西来,已过 滸墅,太守率众登城,急令闭门,乡民避寇者数万,腾踊门外,号呼震天。”
⒋ 水翻腾上涌。
引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有飞泉自丛薄中腾踊,至崖端而下注。”
⒌ 喻旺盛,活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暨 建安 之初,五言腾踊。见“腾踊”。
引文帝、陈思,纵轡以骋节; 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
国语词典
腾踊 [téng yǒng]
⒈ 飞奔跳跃。
引《后汉书·卷六〇上·马融传》:「乐我纯德,腾踊相随,虽灵沼之白鸟,孟津之跃鱼,方斯蔑矣。」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侵晨进攻,蒙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
⒉ 物价暴涨。
引《史记·卷三〇·平准书》:「如此,富商大贾无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平准』。」
《汉书·卷七四·魏相传》:「今岁不登,谷暴腾踊。」
反暴跌
腾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贾释义:大商人。《管子·国蓄》:“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史记·平準书》:“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苏 扬 各地之烟花,亦都图 上海 富商大贾之多,一时买棹而来。”
- 2.
平准释义:⒈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史记·平準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⒉汉 承 秦 制,大司农属官有平準令丞,掌管平準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⒊平稳;公平;平衡。《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两边检点,柱脚若不平準的,便把来垫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金永年》:“念汝贸贩平準,赐予一子。”李大钊《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一八三○年以前,中外贸易的平准,还是 中国 方面站在
- 3.
廥积释义:⒈指库藏的粮食或秣草。《新唐书·王起传》:“方蝗旱,粟价腾踊,起 下令家得储三十斛,斥其餘以市,否者死。神策士怙势不从,寘于法。由是廥积咸出,民赖以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隄吏告急,昌言 命径取豪家廥积以给用。”⒉古星座名。即刍藳。《史记·天官书》:“胃 为天仓,其南众星曰廥积。”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芻藳积为廥也。”张守节 正义:“芻藳六星,在天苑西,主积藳草者。”
- 4.
田穑释义:⒈耕作。唐 刘言史《买花谣》:“杜陵 村人不田穡,入谷经谿復缘壁。”⒉收获的谷物。《旧唐书·食货志下》:“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穡丰羡,则增糴而收。”
- 5.
科买释义:征购。 宋 董弅《闲燕常谈》:“时户部下提举司科买牛黄,以供在京惠民和制局合药用,督急如星火。”《宋史·孝宗纪三》:“﹝ 淳熙 十五年十月﹞己丑,再罢诸州科买军器物料三年。”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经务上》:“河东路 财赋不充,官家有科买,则物价腾踊,岁为民患。”
- 6.
翔起释义:腾踊;上升。
- 7.
肴乱释义:纷乱。《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后汉书·刘盆子传》:“立且一年,肴乱日甚,诚不足以相成。”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故其民放散肴乱,藪窜泽居。”
- 8.
腾踊释义:⒈亦作“腾踊”。 物价飞涨。《汉书·魏相传》:“今岁不登,穀暴腾踊。”颜师古 注:“价忽大贵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大钱》:“币轻则物价腾踊,物价腾踊则农无所售,皆害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廉俸》:“无如俗尚奢靡,物价腾踊,京外各官之廉俸入不敷出。”⒉犹腾跃。《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 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王镇恶 ﹞乃身先士卒,众腾踊争进,大破 姚丕 於 渭桥。”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剖疑》:“嘉靖 间东南 倭 乱,苏城 戒严,忽传寇从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