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函书 函书的意思
hánshū

函书

简体函书
繁体函書
拼音hán shū
注音ㄏㄢˊ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1) 匣,盒子。【组词】:石函。剑函。(2) 套子,引申为量词。【组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3) 信件。【组词】:函件。公函。来函。(4) 包含,容纳。【例句】:函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函珠。(5) 铠甲。【例句】:函人(制甲的人)。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函书是指书信,特指公文、信函等正式的书信。

函书的意思

函书 [hán shū]

1. 书信。

函书 引证解释

⒈ 书信。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谨奉所齎函书一封。”
宋 陆游 《答吴提宫启》:“伏蒙讲修拜礼,惠示函书,温乎其容若加亲,粲然有文以相接。”
明 李东阳 《进<大明会典>礼毕有述》诗:“启龠纳青简,函书献紫宸。”


函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启处释义:谓安居。《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毛 传:“启,跪;处,居也。”《后汉书·樊準传》:“东西诛战,不遑启处。”《南齐书·高帝纪上》:“亿兆夷人,启处靡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远承信介,持示函书,具聆启处之详,殊副瞻怀之素。”参见“启居”。
    • 2.
      啓处释义:谓安居。《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毛 传:“启,跪;处,居也。”《后汉书·樊準传》:“东西诛战,不遑启处。”《南齐书·高帝纪上》:“亿兆夷人,启处靡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远承信介,持示函书,具聆启处之详,殊副瞻怀之素。”参见“启居”。
    • 3.
      寄书邮释义: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问:‘郎何之?’答云:‘为人作寄书邮。’”
    • 4.
      洪乔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 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因称不可信托的寄信人为“洪乔”。唐 陆龟蒙《逆友湖上》诗:“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 寧作置书邮。”元 马臻《送江西熊履善茂才之金陵》诗之二:“书来莫附 洪乔 便,只道经年一字无。”《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二八>》:“六月六日发去一封信,不知是否遇了 洪乔?”
    • 5.
      置书邮释义:本作“致书邮”。 传递信件、文书的驿使。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唐 杜甫《晚秋长沙蔡五御史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诗:“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唐 陆龟蒙《送友人之湖上》诗:“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 寧作置书邮?”
    • 6.
      豫章邮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以“豫章邮”指带信的人。

函书(han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函书是什么意思 函书读音 怎么读 函书,拼音是hán shū,函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函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