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例句】: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组词】:边鄙。(3) 粗俗。【组词】: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组词】:鄙视。鄙夷。鄙弃。鄙薄。(5) 品质低劣。【组词】:卑鄙。(6) 谦辞,用于自称。【组词】:鄙人。鄙老。鄙见。(7) 吝啬。【组词】: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lìn,(1) 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过分爱惜。【组词】:吝惜。悭吝。吝啬(小气)。(2) 耻辱。【例句】:“得之不休,不获不吝”。
1. 〈书〉鄙俗。过分吝啬。
⒈ 亦作“鄙恡”。
⒉ 形容心胸狭窄。
引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擕手流风在,开襟鄙吝祛。”
清 李渔 《意中缘·借兵》:“不知几时同来湖上,把臂谈心,消我近来的鄙吝也呵。”
清 冯班 《钝吟杂录·遗言》:“夫山水之文,使人萧远无鄙恡。”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
⒊ 过分爱惜钱财。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贵义轻财。”
明 马愈 《马氏日抄·胡宗伯》:“岂鄙吝邪?不欲过享其福耳。”
明 李贽 《与城老书》:“友山 鄙吝不堪,此处不曾捨半分。”
⒈ 见识浅短,吝惜钱财。
引《晋书·卷五八·周处传》:「兵至之日,库中有精杖,外白以配兵,札犹惜不与,以弊者给之,其鄙吝如此,故士卒莫为之用。」
《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一生吃亏只在这鄙吝二字上头,无冬无夏,身上只著件搭连布的袍子。」
近吝啬 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