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郡 [wài jùn]
1. 京都以外的州郡。
外郡 引证解释
⒈ 京都以外的州郡。
引《陈书·高祖纪上》:“内难初静,诸侯出关,外郡传烽, 鲜卑 犯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前代,夜五更至黎明而终,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终,谓之待旦。”
《宋史·食货志上三》:“王珪 奏曰:‘外郡用钱四十可致斗米於京师,今京师乏钱,反用钱百坐仓糴斗米,此极非计。’”
外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出除释义:是授官于外郡的意思。
- 2.
屯泊释义:⒈驻扎。多指戍守边境重镇。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亦无寺观屋宇可以屯泊,不免建造营屋,大使司支钱与诸州收买木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太祖 时以十万驻京师,十万派守外郡。戍守边地重镇称屯泊(或驻泊),内郡要地称屯驻。”⒉指停泊。清 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三日》:“将来 北洋 似应以 威海 为战舰屯泊之区,而以 旅顺 为修船之所为合宜。”
- 3.
珠厓释义:亦作“珠崖”。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数反叛,贾捐之 上疏请弃 珠厓,以恤 关东,元帝 从之,乃罢 珠厓郡。事见《汉书·武帝纪》及《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唐 宋之问《早发韶州》诗:“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珠厓 天外郡,铜柱海南标。”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以滨海之赋,畀我海上之师……匪直暂解兵争,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虽弃,休息宜然。”清 黄遵宪《书愤》诗:“一自
- 4.
私艰释义:谓遭父母之丧。《文选·潘岳<怀旧赋>序》:“余既有私艰,且寻役于外。”李善 注:“私艰,谓家难也。”吕延济 注:“岳 自遭父忧后,徙官外郡。”《晋书·檀凭之传》:“义旗之建,凭之 与 刘毅 俱以私艰,墨絰而赴。”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绍兴 三年七月,朱胜非 以右僕射丁母忧,未卒哭,降起復制词,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陈与义 之文也。以‘兹宅大忧’四字令翰林学士 綦崇礼 帖改为‘方服私艰’,陈 待罪而放。”
- 5.
迁散释义:迁移分散。《宋书·索虏传论》:“久矣,匈奴 之与中国业也…… 魏 代分离,种落迁散,数十年间,外郡无风尘之警。”
- 6.
驻剳释义:同“驻扎”。明 史玄《旧京遗事》:“京朝官传呼之体,五品以下单导,四品以上双导,外郡县府道驻剳衙门有马队单导。”
- 7.
魁甲释义:犹状元。 科举考试进士第一名。宋 何薳《春渚纪闻·霍端友明年状元》:“﹝ 李端行 ﹞志鋭,意望魁甲……忽闻唱 霍端友,而色若死灰矣。”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十:“王嗣宗,太祖 时以魁甲登第,多歷外郡,晚方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