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蚯蚓 蚯蚓的意思
qiūyǐn

蚯蚓

简体蚯蚓
繁体
拼音qiū yǐn
注音ㄑㄧㄡ ㄧ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ū, ◎ 〔蚯蚓〕环节动物,身体细长柔软,生活于土中,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使土壤疏松,对农作物有益。可作鱼和家禽的食饵,可入药。亦称“曲蟮”、“地龙”。

yǐn, ◎ 〔蚯蚓〕见“蚯”。

基本含义

指人贪图小利,不思进取,缺乏上进心和勇气。

蚯蚓的意思

蚯蚓 [qiū yǐn]

1. 寡毛纲中陆生环节动物中的任何一种;尤指蚯蚓科中分布甚广的身子逐渐变细分节的、雌雄同体的各种蚯蚓。

[earthworm;]

蚯蚓 引证解释

⒈ 环节动物。体形圆长而柔软,经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农事。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螻蟈鸣,蚯蚓出。”
《淮南子·时则训》引作“蚯螾”。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龙蟠虎踞之地,非蚯蚓之所居;麟穴凤巢之场,岂鵂鶹之所止。”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崔豹 《古今注》云:‘蚯蚓一名曲蟮,善长吟於地下, 江 东人谓之歌女。’谬矣。按,《月令》:‘螻蟈鸣,蚯蚓出。’盖与螻蟈同处,鸣者螻蟈,非蚯蚓也。 吴 人呼螻蟈为螻蛄。故谚云:‘螻蟈叫得肠断,曲蟮乃得歌名。’”
老舍 《二马》第四段十一:“老马先生 背着手在草地上扭,脚步很轻,恐怕踩死草根下伏着的蚯蚓。”


国语词典

蚯蚓 [qiū yǐn]

⒈ 动物名。环节动物门贫毛纲。体圆而细长,环节很多,钻土成穴,使土壤疏松,有益于农事。


蚯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丘蚓释义:即蚯蚓。 《吕氏春秋·孟夏》:“螻蟈鸣,丘蚓出。”
    • 2.
      以蚓投鱼释义:用蚯蚓做鱼饵钓鱼。 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 3.
      六一泥释义:⒈道家炼丹用以封炉的一种泥。 ⒉中药名。蚯蚓泥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蚯蚓泥》。
    • 4.
      刚毛释义: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如人的鼻毛、蚯蚓表皮上的细毛。
    • 5.
      千人踏释义:指被行路人踏死的蚯蚓。
    • 6.
      却行释义:⒈亦作“却行”。倒退而行。⒉指能倒走的小动物,如蚯蚓之属。
    • 7.
      土龙释义:⒈用土制成的龙。古代用以乞雨。⒉蚯蚓的别称。⒊鼉的别称。见陆佃《埤雅·释鱼》引宋李石《续博物志》。
    • 8.
      地螾释义:蚯蚓。
    • 9.
      地龙释义:⒈地上的龙。⒉蚯蚓。
    • 10.
      坚蚕释义:蚯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蚯蚓》。
    • 11.
      宁息释义:⒈谓安宁;平静。《史记·秦始皇本纪》:“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復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寧息,岂不难哉!”宋 范仲淹《陈乞邠州状》:“俟三二年间,边事寧息,攻守有备,儻圣恩未移,用臣未晚。”茅盾《子夜》十八:“午后天气很热,四小姐在房里就象火烧砖头上的蚯蚓似的没有片刻的宁息。”⒉安定休息。《汉书·哀帝纪》:“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寧息。”《晋书·宣帝纪》:“吾於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寧息。”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其徒苦行,昼夜精勤,不遑寧息。”
    • 12.
      寒蚓释义:蚯蚓。
    • 13.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释义: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 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 14.
      度古释义:虫名。长二尺余,形似书带,色类蚯蚓,头如铲。有毒,鸡食之即死。俗称土蛊。见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
    • 15.
      春蚓秋蛇释义: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 16.
      春蛇秋蚓释义: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 17.
      曲蟮释义:蚯蚓。也作蛐蟮。
    • 18.
      曲鳝释义:[口]蚯蚓。
    • 19.
      河香释义:江苏省南通话方言里“蚯蚓”的意思。
    • 20.
      泥笋释义:⒈指含泥之荻芽。因荻之嫩芽似竹之笋,故称。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泥笋苞初荻,沙茸出小蒲。”仇兆鳌 注:“荻笋含泥,蒲茸出沙。”⒉状如蚯蚓的小动物。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南人口食可谓不择之甚……又有泥笋者,全类蚯蚓,扩而充之,天下殆无不可食之物。”

蚯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丘蚓释义:即蚯蚓。 《吕氏春秋·孟夏》:“螻蟈鸣,丘蚓出。”
    • 2.
      以蚓投鱼释义:用蚯蚓做鱼饵钓鱼。 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 3.
      六一泥释义:⒈道家炼丹用以封炉的一种泥。 ⒉中药名。蚯蚓泥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蚯蚓泥》。
    • 4.
      刚毛释义: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如人的鼻毛、蚯蚓表皮上的细毛。
    • 5.
      千人踏释义:指被行路人踏死的蚯蚓。
    • 6.
      却行释义:⒈亦作“却行”。倒退而行。⒉指能倒走的小动物,如蚯蚓之属。
    • 7.
      土龙释义:⒈用土制成的龙。古代用以乞雨。⒉蚯蚓的别称。⒊鼉的别称。见陆佃《埤雅·释鱼》引宋李石《续博物志》。
    • 8.
      地螾释义:蚯蚓。
    • 9.
      地龙释义:⒈地上的龙。⒉蚯蚓。
    • 10.
      坚蚕释义:蚯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蚯蚓》。
    • 11.
      宁息释义:⒈谓安宁;平静。《史记·秦始皇本纪》:“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復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寧息,岂不难哉!”宋 范仲淹《陈乞邠州状》:“俟三二年间,边事寧息,攻守有备,儻圣恩未移,用臣未晚。”茅盾《子夜》十八:“午后天气很热,四小姐在房里就象火烧砖头上的蚯蚓似的没有片刻的宁息。”⒉安定休息。《汉书·哀帝纪》:“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寧息。”《晋书·宣帝纪》:“吾於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寧息。”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其徒苦行,昼夜精勤,不遑寧息。”
    • 12.
      寒蚓释义:蚯蚓。
    • 13.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释义: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 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 14.
      度古释义:虫名。长二尺余,形似书带,色类蚯蚓,头如铲。有毒,鸡食之即死。俗称土蛊。见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
    • 15.
      春蚓秋蛇释义: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 16.
      春蛇秋蚓释义: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 17.
      曲蟮释义:蚯蚓。也作蛐蟮。
    • 18.
      曲鳝释义:[口]蚯蚓。
    • 19.
      河香释义:江苏省南通话方言里“蚯蚓”的意思。
    • 20.
      泥笋释义:⒈指含泥之荻芽。因荻之嫩芽似竹之笋,故称。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泥笋苞初荻,沙茸出小蒲。”仇兆鳌 注:“荻笋含泥,蒲茸出沙。”⒉状如蚯蚓的小动物。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南人口食可谓不择之甚……又有泥笋者,全类蚯蚓,扩而充之,天下殆无不可食之物。”

蚯蚓造句

1.大雨过后,经常可以看到地上有许多的蚯蚓,奄奄一息。

2.蚯蚓在地底自由自在的穿梭旅行。

3.蚯蚓好可爱,爬行的样子和刚出生的娃娃一样。

4.只有小蚯蚓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

5.小孩子有很多的梦想,一只蝴蝶飞呀飞,于是他想变成小蝴蝶;一条小鱼游啊游,于是他想变成小鱼;一头小鹿跑呀跑,于是他想变成一只小鹿;一条泥鳅爬呀爬,于是他想变成一条蚯蚓

6.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7.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8.手背上青筋突起,曲张虬结如蚯蚓一般。

9.外公钓鱼时总是用蚯蚓做钓饵。

10.蚯蚓是最勤劳的耕耘者。

11.蚯蚓是钓鱼的好诱饵。

12.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

蚯蚓(qiuy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蚯蚓是什么意思 蚯蚓读音 怎么读 蚯蚓,拼音是qiū yǐn,蚯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蚯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