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书 外书的意思
wàishū

外书

简体外书
繁体外書
拼音wài shū
注音ㄨㄞ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指外国的书籍。

外书的意思

外书 [wài shū]

1. 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书籍为外书。

外书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书籍为外书。参见“内书”。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所谓慈护者,谁氏之子?若据外书报应之説,皆吾所谓权教者耳。”
又“习神仙者亦以修炼以外的书为外书。”《太平广记》卷二〇二引 宋 庞元英 《谈薮·陶弘景》:“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以内学兼之,乃当小出耳。’”


外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外书释义: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书籍为外书。
    • 2.
      婉容释义:⒈和顺的仪容。《礼记·祭义》:“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唐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明 邵璨《香囊记·起程》:“然此必待母亲出来,婉容苦告则个。”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往凤阳序》:“在讼庭则煦煦怡怡,遇交游则婉容卑辞,盖皆以慈惠为质,而张弛之咸宜。”⒉女官名。《宋会要辑稿·后妃四·内职》:“﹝ 大中祥符 ﹞六年,增置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在昭仪之上。”
    • 3.
      醨薄释义:⒈酒味薄。《新唐书·食货志四》:“﹝ 建中 ﹞三年,復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州县总领,醨薄私酿者论其罪。”⒉浇薄。唐 权德舆《答左司崔员外书》:“师友之义缺,醨薄之风起。”
    • 4.
      馆藏释义:⒈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馆藏中外书刊七十万册。 ⒉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
    • 5.
      首荐释义:⒈首先推荐。 唐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时方赂当路者,得首荐,故不以妖梦为意。”⒉指科举考试中被取为第一名。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明 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思曾 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餘,以《礼经》为京闈首荐。”《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主》:“喜得他苦志读书,十九岁便得中了乡场第二名。不得首荐,心中闷闷不乐。”

外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外书释义: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书籍为外书。
    • 2.
      婉容释义:⒈和顺的仪容。《礼记·祭义》:“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唐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明 邵璨《香囊记·起程》:“然此必待母亲出来,婉容苦告则个。”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往凤阳序》:“在讼庭则煦煦怡怡,遇交游则婉容卑辞,盖皆以慈惠为质,而张弛之咸宜。”⒉女官名。《宋会要辑稿·后妃四·内职》:“﹝ 大中祥符 ﹞六年,增置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在昭仪之上。”
    • 3.
      醨薄释义:⒈酒味薄。《新唐书·食货志四》:“﹝ 建中 ﹞三年,復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州县总领,醨薄私酿者论其罪。”⒉浇薄。唐 权德舆《答左司崔员外书》:“师友之义缺,醨薄之风起。”
    • 4.
      馆藏释义:⒈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馆藏中外书刊七十万册。 ⒉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
    • 5.
      首荐释义:⒈首先推荐。 唐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时方赂当路者,得首荐,故不以妖梦为意。”⒉指科举考试中被取为第一名。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明 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思曾 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餘,以《礼经》为京闈首荐。”《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主》:“喜得他苦志读书,十九岁便得中了乡场第二名。不得首荐,心中闷闷不乐。”

外书造句

1.外书不是不可以读,而是要有选择的读。

2.老师像一本课外书,交给我们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3.上课时,同学们有的认真听讲,有的在认真做笔记,有的在看课外书

4.早读铃响了,同学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写作业,有的在看课外书

5.不好意思,今天来的匆忙,把你上次借我的课外书忘在家里了,下次见你一定把它带来还给你。

6.我课外书读得少,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7.小明向来喜欢读课外书,所以作文思路开阔。

8.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是想拓展他们的视野。

9.王老师经常教我们多读些课外书,开卷有益,定会有收获。

外书(wai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外书是什么意思 外书读音 怎么读 外书,拼音是wài shū,外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