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省 [xī shěng]
1. 汉永乐宫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
2. 中书省的别称。
4. 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西省 引证解释
⒈ 汉 永乐宫 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
引《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 夏惲、封諝 ﹞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
⒉ 中书省的别称。
引《南史·王韶之传》:“晋帝 自 孝武(司马炎 )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谓之西省郎。”
宋 苏轼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 东坡 病瘦身。”
⒊ 陕西省 西安市 的俗称。
引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种庄稼呀?再不到 西省 去收破烂哩?”
西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交寨释义:三交寨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北五里的古城村。
- 2.
东回辕释义:东回辕dōng huí yuán东回辕村现为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辖下的一个行政村。
- 3.
东白释义:⒈指东白源,七十二福地之一。 地在今江西省奉新县境。传说中的仙境。⒉指浙江省东阳县东白山。亦以代指东阳县。
- 4.
东省释义:⒈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⒉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唐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
- 5.
东蒙释义:⒈山东省蒙山的别称。因在鲁东,故名。⒉陕西省终南山山峰名。⒊道家指东海仙境中的山。
- 6.
丰水释义:⒈大水。 ⒉古水名。在陕西省户县东南,注入渭水。
- 7.
临川释义:今江西省抚州市。
- 8.
丹朱岭释义: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北四十五里,与长治市长子县接界1,是长治市与晋城市的界山,东西走向,海拔1131米。
- 9.
乌石山释义:乌石山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钟岭乡与临川区蒿湖乡交界的梦港桥上游两三里路的地方。
- 10.
乌程释义:古名酒产地。有二说:一谓在 豫章 康乐县(今 江西省 万载县)乌程乡,一谓在 湖州 乌程县(今 浙江省 湖州市)。亦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乌程,豫 北竹叶。”李善 注:“盛弘之《荆州记》曰:渌水 出 豫章 康乐县。其间 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刘良 注:“乌程、竹叶,酒名。”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六·湖州》:“《郡国志》云:古 乌程氏 居此,能醖酒,故以名县。”宋 欧阳修《送胡学士知湖州》诗:“吴兴 水精宫,楼阁在寒鑑。橘柚秋苞繁,乌程春瓮釅。”宋 苏轼《次韵答
- 11.
乐游苑释义:⒈古苑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为 秦 时的 宜春苑,汉宣帝 时改建 乐游苑。唐 时,为 长安 士女游赏的胜地。《西京杂记》卷一:“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唐 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 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絶。”唐 李白《登乐游园望》诗:“独上 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靄靄,宫闕入烟云。”清 吴伟业《画兰曲》诗:“何似 杜陵 春禊饮,乐游原 上采兰人。”⒉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境。南朝 宋武帝 所建。南朝 梁 沉约 有《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参见“乐游”。
- 12.
九成宫释义:⒈唐 代宫名。 在 陕西省 麟游县 西。本为 隋 仁寿宫,系皇帝避暑处。唐太宗 贞观 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 九成。永徽 二年九月改名 万年。乾封 二年,复为 九成。宫垣周千八百步,中有 碧城殿、排云殿,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唐 王勃 有《九成宫颂》,杜甫、李商隐 均有《九成宫》诗。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一》、《唐会要》卷三十。⒉唐 书法家 欧阳询 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省称。张天翼《清明时节》:“端妹子 正在写《九成宫》;十四岁的姑娘写得出那么光烫的字来总算不错的了。”详“九成宫醴泉铭”。
- 13.
九龙壁释义:⒈在 北京。 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 北海 天王殿 西。北海 九龙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建于 清 乾隆 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娇健、生动,为 清 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⒉在 山西省 大同市 东大街 路南。建于 明 洪武 年间。原为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三子(朱桂)代王 府前照壁。以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壁身、斗栱和琉璃瓦顶。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生动,造型古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
- 14.
九龙池释义:⒈唐 代 长安 池名。 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赶 九龙池 赏 杨 家一捻红。”元 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若耶溪 西施 戏瓢,九龙池 玉环 鬭草。”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九龙池》:“九龙池 接近 昭陵,其北有 粹泽亭 为累朝驻蹕之地。”⒉故址在今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县。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巨人山 在 汶山县 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传是 九龙池。”
- 15.
二丙释义:大丙山 小丙山 的合称,在今 陕西省 略阳县 南三十里。二山相连,有穴出嘉鱼。
- 16.
二曲释义:⒈陕西省周至县(原盩厔县)的别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⒉清初学者李颙的别号。
- 17.
二梁释义:⒈冠名。古代以冠上梁数区分官职级别。⒉指汉梁孝王、梁怀王。⒊指前秦梁谠、梁熙兄弟。⒋二梁山。指今安徽省境内隔长江相对的东梁山和西梁山。⒌二梁山。指今陕西省乾县境的梁山及韩城县境的梁山。
- 18.
二漳释义:⒈指漳河上游的清漳河和浊漳河。 ⒉指其发源地。即今山西省南部地区。
- 19.
云洞释义:⒈洞名。在江西省上饶县西。天欲雨时先有云出,故名。⒉云雾缭绕之山洞。⒊指隐逸者或仙人的居处。
- 20.
五丈原释义:古地名。 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南,斜谷口 西侧,渭水 南岸。相传 蜀汉 诸葛亮 六出 祁山 曾在此驻军。公元234年 诸葛亮 伐 魏,出 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馀日后,病卒于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建兴 ﹞十二年春,亮 悉大众由 斜谷 出,以流马运,据 武功 五丈原。”唐 王维《送崔五太守》诗:“黄花县 西 九折坂,玉树宫 南 五丈原。”古直《弔赵伯先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一例声吞 五丈原。”亦省作“五丈”。明 杨慎《升庵诗话·吕温题阳人城》:“孔明 屯 五丈,魏 人畏之如虎。”柳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