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希声 希声的意思
shēng

希声

简体希声
繁体希聲
拼音xī shēng
注音ㄒ一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1) 少。【例句】:希少(shǎo )。希罕。希奇。希有。希世。(2) 盼望。【组词】:希望。希冀。希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希求(a.希望得到;b.希望和要求)。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基本含义

希望听到消息或声音。

希声的意思

希声 [xī shēng]

1. 无声,听而不闻的声音。

2. 指奇异的音响。

3. 指玄妙虚幻的言谈。

5. 指清静无为之道。

希声 引证解释

⒈ 无声,听而不闻的声音。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 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清 龚自珍 《写神思铭》:“我铭代絃,希声不传,千春万年。”

⒉ 指奇异的音响。

⒊ 指玄妙虚幻的言谈。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浅薄之徒,率多夸诞自称説,以厉色希声饰其虚妄,足以眩惑晚学,而敢为大言。”

⒋ 指清静无为之道。

清 钮琇 《觚賸·景龙观钟铭》:“虽大道无为,济物归於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於希声。”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非泊然寡营,观物深窈,翫希声而友前哲,殆未足语於此。”


国语词典

希声 [xī shēng]

⒈ 极细微的声音。

《老子·第四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蓄宝每希声,虽秘犹彰彻。」

⒉ 玄妙虚幻的言谈。

《抱朴子·内篇·祛惑》:「浅薄之徒,率多夸诞自称,说以厉色希声,饰其虚妄,足以眩惑晚学,而敢为大言。」


希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陆释义:⒈晋陆机与弟云、耽的合称。 ⒉南朝齐陆慧晓三子僚、任、倕的合称。⒊唐陆扆、陆希声、陆威的合称。⒋明末清初陆圻、陆培、陆堦三兄弟的合称。
    • 2.
      大音释义:《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 3.
      希声释义:极微细的声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 4.
      执笔法释义: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采用 唐 陆希声 所传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钩”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执住笔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这样执笔写字,笔锋中正,运转容易,字迹圆满得势。
    • 5.
      拨镫法释义:书法用语。指作字运笔的方法。各家解说不同,大致可分三说:(1)唐 林韫《拨镫序》:“鐙,马鐙也,盖以笔管著中指、无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皆直则虎口间圆如马鐙也。足踏马鐙浅则易转运,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转动矣。”(2)《说郛》卷二九引 宋 陈宾《桃源手听·书法》“钱邓州 若水 尝言,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 陆希声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枑,用笔双鉤,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鐙法。”(3)明 杨慎《拨镫法》:“鐙,古灯字,拨鐙、画沙、悬针、垂露,皆諭言。拨鐙如挑灯,不急不徐也。”
    • 6.
      株蔓释义:⒈株连蔓引。 《新唐书·陈子昂传》:“近日詔狱稍滋,鉤捕支党,株蔓推穷,盖狱吏不识天意,以抵惨刻。”《宋史·张问传》:“诸葛公权 之乱,郡县株蔓连逮,至数百千人。”⒉犹蔓延。《新唐书·陆希声传》:“明年,王仙芝 反,株蔓数十州,遂不制。”
    • 7.
      猘子释义:⒈小疯狗。喻凶暴之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郁(高郁)谓所亲曰:‘亟营 西山,吾将归老。猘子渐大,能咋人矣。’希声 闻之,益怒。”宋 苏轼《答钱济明书》之二:“闻 鲁直、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宋 陆游《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清 孙枝蔚《哭李岸翁叔则》诗之三:“一官寧足道,为贫良可哀。如何遭猘子,中路吠君回。”⒉喻勇猛的少年。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四:“白(白居易)为 河南 尹,李(李林宗)为 河阳 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尝
    • 8.
      羶腥释义:⒈某些动物及其肉类的气味。 汉 张衡《南都赋》:“苏蔱紫薑,拂彻羶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然偎傍之际,觉其羶腥,心疑有异。”⒉泛指鱼肉类食物。《汉武帝内传》:“勤斋戒,节饮食,絶五穀,去羶腥。”唐 杜甫《赠李白》诗:“野人对羶腥,蔬食常不饱。”⒊比喻利禄或市俗的生活。唐 陆希声《山居即事》诗:“不是幽栖矫性灵,从来无意在羶腥。”宋 苏辙《和王适寒夜读书》:“一从慕羶腥,中弃如弊屣。”⒋旧时用以比喻其他民族对 汉 族的入侵或统治所造成的影响。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凡三十韵》:
    • 9.
      衔芦释义:口含芦草。 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淮南子·修务训》:“夫鴈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高诱 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雁自 河 北渡 江 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繒缴。江 南沃饶,每至还 河 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繒缴焉。”唐 陆希声《鸿盘》诗:“如今天路多矰缴,纵使衔芦去也难。”清 陈维崧《青玉案·雁字》词:“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
    • 10.
      遁叟释义:隐居的老翁。为 唐 陆希声 自号。
    • 11.
      遗苞释义:⒈苞,通“殍”。 谓遗弃饿殍。《管子·八观》:“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戴望 校正引 洪颐煊 曰:“‘苞’读为‘涂有饿莩’之‘莩’。遗,弃也。谓年大凶则众弃饿死之人於道旁。”《管子·八观》:“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⒉遗脱叶壳。宋 孙觌《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緑笋遗苞半出篱,清谿一曲翠相迷。”
    • 12.
      风吹雨打释义:⒈谓遭受风雨的吹打。唐 陆希声《阳羡杂咏·李径》:“一径穠芳万蕊攒,风吹雨打未摧残。”宋 辛弃疾《浣溪沙·漫兴作》词:“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黄绣球》第一回:“后边一带房屋,今年被风吹雨打,像要倾倒,官人要赶紧雇个匠人修理修理。”陈毅《寄友》诗:“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⒉比喻遭受摧残、挫折或磨难。元 乔吉《水仙子·赠朱翠英》曲:“恐怕风吹雨打,喫惜了零落天涯。”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怎么又来了‘翻译年’呢,在并无什么了不起的翻译的时候?不是夸大
    • 13.
      高响释义:⒈深远的影响。隋 薛道衡 《老氏碑颂》:“大音希声,时振高响。”⒉犹高唱。比喻影响大的诗歌创作。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孟大理 望之 ,调雅词綺,高响奇絶,仿佛 天台 石梁, 罗浮 水帘。”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后此之《竖琴长剑》(Leierundschwert)一集,亦无不以是精神,凝为高响,展卷方诵,血脉已张。”

希声(xi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希声是什么意思 希声读音 怎么读 希声,拼音是xī shēng,希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希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