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长 [shì cháng]
1. 指嫡出的长子。
适长 引证解释
⒈ 指嫡出的长子。
引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 伯禽 是也;庶长称孟,以 鲁 大夫 孟氏。”
《汉书·史丹传》:“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餘年,名号繫於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
颜师古 注:“适读曰嫡。”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宗法虽萌芽 夏 商 间,逮 周 始定,以适长承祀。”
适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庶长释义:⒈妾所生之长子。 汉 班固《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伯禽 是也;庶长称孟,鲁 大夫 孟氏 是也。”《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元妃 孟子”唐 孔颖达 疏:“《礼纬》云:‘庶长称孟。’然则适妻之子长者称伯,妾子长於妻子则称为孟,所以别适庶也。”⒉官爵名。春秋 时 秦 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商鞅 变法,制定二十级爵,从第十级到第十八级,属于庶长一等。汉 袭 秦 制,也置庶长。《左传·襄公十一年》:“秦 庶长 鲍、庶长 武 帅师伐 晋 以救 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十,左庶长;十一,
- 2.
当国释义:⒈执政;主持国事。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辛巳,崔明 来奔。庆封 当国。”杜预 注:“当国,秉政。”汉 赵晔《吴越春秋·吴寿梦传》:“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宋 杨万里《诚斋诗话》:“介甫 当国,喜言农田水利。”郑观应《盛世危言·游历》:“莫如选择王公大臣子弟,通古今,识大体,年少而未当国者,派往各国考求利弊,探访情形。”⒉本国。《列子·汤问》:“其国名曰 终北 ……当国之中有山,山名 壶领。”
- 3.
适长释义:指嫡出的长子。汉 班固《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伯禽 是也;庶长称孟,以 鲁 大夫 孟氏。”《汉书·史丹传》:“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餘年,名号繫於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颜师古 注:“适读曰嫡。”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宗法虽萌芽 夏 商 间,逮 周 始定,以适长承祀。”
- 4.
适长公主释义:汉 代称天子的嫡女。《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 汉 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閼氏。”《资治通鉴·汉高帝八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适读曰嫡。谓皇后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