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彝器 彝器的意思

彝器

简体彝器
繁体彞器
拼音yí qì
注音ㄧˊ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1)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组词】:彝器。彝鼎。彝尊。(2) 常理,法理。【例句】:彝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彝伦。彝常。彝章。(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组词】:彝族。彝人。

qì,(1) 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2)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组词】:器官。消化器。(3) 人的度量、才干。【组词】:器度。器量(liàng )。器宇。器质。大器晚成。(4) 重视。【组词】:器重。器敬。

基本含义

指珍贵而古老的器物,比喻稀罕的人或事物。

彝器的意思

彝器 [yí qì]

1. 古代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的总称。如钟、鼎、尊、罍、俎、豆之属。

彝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的总称。如钟、鼎、尊、罍、俎、豆之属。

《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杜预 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
《国语·楚语下》:“采服之仪,彝器之量。”
韦昭 注:“彝,六彝;器,俎豆。”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故能荐彝器。”
颜师古 注:“彝器,常可宝用之器也。”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裕 收 秦 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送诣 建康。”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铜匠》:“铸铜之法, 三代 已备,鼎鐘彝器,制度各殊。”


国语词典

彝器 [yí qì]

⒈ 古代宗庙常用祭器的总称。

《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彝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鬯释义:⒈主掌宗庙祭祀。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香酒。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孔颖达疏:“震卦施之於人,又为长子。长子则正体於上,将所传重,出则抚军,守则监国,威震惊於百里,可以奉承宗庙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称太子为“主鬯”。
    • 2.
      乐忧释义:谓在本应忧伤时反而取乐。《左传·昭公十五年》:“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於是乎以丧宾宴,又求彝器,乐忧甚矣,且非礼也。”
    • 3.
      典册释义:⒈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我操。”⒉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
    • 4.
      吉金释义:原指可以铸造钟、鼎、彝器(酒器,也泛指祭器)的金属。 后来用为钟鼎彝器的统称。
    • 5.
      周器释义:指 周 代钟鼎尊俎类彝器。
    • 6.
      嘉功释义:⒈嘉奖功业。《左传·昭公十五年》:“彝器之来,嘉功之由,非由丧也。”《国语·周语下》:“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⒉美善的业绩。汉 焦赣《易林·艮之归妹》:“八材既登,以成嘉功。”
    • 7.
      土圭释义: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贾公彦 疏:“土圭尺有五寸,周公 摄政四年,欲求土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之法测度也。度土之深,深谓日景长短之深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李善 注引 郑玄 曰:“土,度也;缩,短也;盈,长也。谓圭长一尺五寸,夏至之日,竖八尺表,日中而度之,圭影正等,天当中也。”《南史·宋纪上》:“长安 丰稔,帑藏盈积,帝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明
    • 8.
      备物释义:⒈备办各种器物。 《易·繫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孔颖达 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后汉书·隗嚣传》:“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⒉指仪卫、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当谓国君威仪之物,若今繖扇之属。”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备物典策”:“备物即服物也。经传多言服物……‘服’与‘备’古字通。”《文选·干宝<晋纪
    • 9.
      夏鼎商彝释义: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 泛指古董。
    • 10.
      媵器释义:彝器中用于送嫁的礼器。
    • 11.
      常器释义:⒈常用或普通的器物。《左传·襄公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晋 杜预 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⒉比喻普通的人。《梁书·朱异传》:“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户。”宋 何薳《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两翅歘开,中有玉婴转侧而啼,举家惊异,非常器也。”
    • 12.
      彝器释义:古代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的总称。 如钟、鼎、尊、罍、俎、豆之属。《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杜预 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国语·楚语下》:“采服之仪,彝器之量。”韦昭 注:“彝,六彝;器,俎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故能荐彝器。”颜师古 注:“彝器,常可宝用之器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裕 收 秦 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送诣 建康。”清 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铜匠》:“铸铜之法,三代 已备,鼎鐘彝器,制度各
    • 13.
      彝醪释义:彝器中的酒浆。
    • 14.
      曶鼎释义:西周 中期青铜器。 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原器已亡,今仅存铭文四百零三字。记 周王 对 曶 的策命,曶 与其他贵族进行奴隶交易和诉讼事。见 清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
    • 15.
      枵然释义:⒈虚大貌。《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李善 注引《庄子》:“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自举,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掊之。”按,今本《庄子·逍遥游》枵,作“呺”。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其所以自困而不能举者,以不生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块然如巨人之病膇,非不枵然大矣,而手足不能以自举。”⒉空虚貌。唐 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若知彝器乎?始乎斲轮,因入规矩,刳中廉外,枵然而有容者。”宋
    • 16.
      牛腹书释义:借指伪造的文字材料。 典出《史记·封禅书》:“齐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见上……居岁餘,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越缦堂读书记·艺术》引 明 赵崡《石墨镌华》:“《论吴天发碑》,谓直是牛腹书。三代彝器,其文非不奇古,然皆尔雅典则,何曾为牛鬼蛇神?”
    • 17.
      祝嘏释义:⒈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 《孔子家语·礼运》:“诸侯祭社稷宗庙,上下皆奉其典,而祝嘏莫敢易其常法,是谓大嘉。”《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唐 孔颖达 疏:“言祝嘏於时以神之恩慈而告主人。”清 龚自珍《<商周彝器文录>序》:“羣吏之官之职,以文字刻之宗彝,大抵为有土之孝孙,使祝嘏告孝慈之言,文章亦莫大乎是,是又宜为文章家祖。”⒉祭祀时祝祷和所传达的言辞。《礼记·礼运》:“脩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郑玄 注:“祝,祝为主人饗神辞也;嘏,祝为尸致福於主人之辞也。”⒊祝福;祭祀。唐 柳
    • 18.
      而姬壶释义:周 代彝器名。
    • 19.
      螭头释义:⒈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⒉见“螭头官”。
    • 20.
      螭首释义: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

彝器(yi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彝器是什么意思 彝器读音 怎么读 彝器,拼音是yí qì,彝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彝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