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咸 [ruǎn xián]
1. 晋名士。阮籍从子,与籍齐名,时称“大小阮”。见《晋书·阮咸传》后以“阮咸”为“侄子”的代称。
3. 古乐器名。简称“阮”。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形状略像月琴,柄长而直,四弦有柱。相传晋阮咸创制并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阮咸 引证解释
⒈ 晋 名士。 阮籍 从子,与 籍 齐名,时称“大小 阮”。见《晋书·阮咸传》后以“阮咸”为“侄子”的代称。
引唐 李端 《寄上舍人叔》诗:“阮咸 虽别巷,遥识此时心。”
⒉ 古乐器名。简称“阮”。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形状略像月琴,柄长而直,四弦有柱。相传 晋 阮咸 创制并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元行冲 宾客为太常少卿,有人於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身正圆,莫有识者。
引元 视之曰:‘此 阮咸 所造乐具。’乃令匠人改以木,为声甚清雅,今呼为‘阮咸’是也。”
国语词典
阮咸 [ruǎn xián]
⒈ 人名。字仲容,生卒年不详,三国时魏国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东南)人,阮籍之姪。性任达不拘,长于音律。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相传为他的作品。擅长弹奏直项琵琶。为竹林七贤之一。
⒉ 乐器名。一种弹拨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品位,四弦。古称秦琵琶或月琴。晋人阮咸善于弹奏此种乐器,故称为「阮咸」。唐代武则天时发展为十三品位。亦称为 「大阮」。
阮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麾出守释义: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
- 2.
七贤释义:⒈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⒉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⒊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⒋泛指七位贤人。
- 3.
二始释义:⒈称晋始平太守阮咸与南朝宋始安太守颜延之。二人皆负时望而遭忌。⒉犹言二祖。⒊指天与地的始数。
- 4.
五君释义:指 魏 晋 时名士 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 5.
仲容释义:⒈古代相传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南朝 梁 刘峻《辩命论》:“是使 浑敦、檮杌,踵武於 云臺 之上;仲容、庭坚,耕耘於巖石之下。”参见“八愷”。⒉晋 阮咸 的字。“竹林七贤”之一。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仲容 青云器,实禀生民秀。”唐 杜甫《示侄佐》诗:“嗣宗 诸子姪,早觉 仲容 贤。”仇兆鳌 注引《晋书》:“阮咸,字 仲容,籍 之姪。”明 何景明《
- 6.
南阮释义:晋 阮籍 与其侄 阮咸 同负盛名,共居道南,合称“南阮”。
- 7.
大小阮释义:指 三国 魏 后期诗人 阮籍 与其兄子 阮咸。 二人同为“竹林七贤”中人。世称 阮籍 为 大阮。
- 8.
大阮释义:⒈指三国魏诗人阮籍。参见“大小阮”。⒉拨弦乐器名。形似今之月琴。相传为晋阮咸所制,故又称阮咸。有大阮、中阮、小阮之别。
- 9.
小阮释义:称 晋 阮咸。
- 10.
拨阮释义:弹奏乐器。阮,阮咸,乐器名。形似琵琶而圆。相传为 晋 阮咸 所造,故称。
- 11.
推先释义:推尊。《后汉书·逸民传·矫慎》:“与 马融、苏章 乡里并时,融 以才博显名,章 以廉直称,然皆推先於 慎。”《晋书·阮咸传》:“太原 郭奕 高爽有识量,知名於时,少所推先,见 咸 心醉,不觉嘆焉。”唐 韦应物《酬豆卢仓曹题库壁见示》诗:“莫嗟年鬢改,郎署定推先。”
- 12.
摘阮释义:弹奏琵琶。 阮咸,古琵琶的一种。相传 晋 阮咸 善奏此乐器,故名。简称阮。
- 13.
擘阮释义:谓弹琴。阮,阮咸,拨弦乐器,形似月琴,竖抱怀中,用两手齐奏。
- 14.
晒犊鼻释义: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 15.
曝裈释义:晋 阮咸 曾于七月七日以竿挂犊鼻褌于庭。后以“曝褌”为疏放不拘之典。
- 16.
清谈派释义:六朝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思想流派,他们多用 老 庄 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玄理,以 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 竹林七贤为其代表。
- 17.
琴阮释义:即阮琴。相传 阮咸 所制。形似月琴。
- 18.
竹林七贤释义:魏晋间七个名士,即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常游会于竹林,故名。
- 19.
筝阮释义:秦筝与阮咸。古代的两种拨弦乐器。
- 20.
羣从释义: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晋 陶潜《悲从弟仲德》诗:“礼服名羣从,恩爱若同生。”《晋书·阮咸传》:“羣从昆弟,莫不以放达为行。”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不睦,则子姪不爱。子姪不爱,则羣从致薄。”唐 杨炯《伯父杨公墓志铭》:“乃率羣从子弟,营别业於 宜神乡 之 望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