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劫夺 劫夺的意思
jiéduó

劫夺

简体劫夺
繁体劫奪
拼音jié duó
注音ㄐ一ㄝˊ ㄉ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é,(1) 强取,掠夺。【组词】: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济贫。(2) 威逼,胁制。【例句】:劫持(要挟,挟持)。劫制。(3) 灾难。【例句】:劫数(shù)(佛教指注定的灾难)。劫难(nàn)。浩劫(大灾难)。遭劫。劫后余生。

duó,(1) 抢,强取。【组词】: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2) 争先取到。【例句】: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3) 冲开。【组词】:夺门而出。(4) 丧失,削除。【组词】: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组词】:光彩夺目。(6) 决定如何处理。【组词】:请予裁夺。(7) 漏掉(文字)。【例句】:第八行夺一字。

基本含义

指用武力或欺骗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或权利。

劫夺的意思

劫夺 [jié duó]

1. 掠夺的行动或事例;尤指盗用船上的货物。

[ plunderage; ]

2. 用武力夺取财物或人。

[ seize by force; ]

劫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刧夺”。亦作“刦夺”。亦作“刼夺”。抢劫夺取。

《史记·日者列传》:“君子内无飢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
唐 高适 《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饭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彭门 劒门 蜀山 里,昨逢军人刼夺我。”
《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元弘 本使 王瑞章,奉勅持节北入 单于,充册立使。行至 雪山 南畔,遇逢背逆 迴鶻 一千餘骑,当被刧夺国册及诸勅信。”
《元典章新集·刑部·防盗》:“﹝ 江 淮 ﹞濒 江 靠海水面阔达,内有船户十万餘户,其间逃役结党成羣,以揽载为由,中途将客杀死,刧夺财物。”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叶公滑釐子合传》:“染其习者,即亲如骨肉,亦互相刦夺。”
李大钊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他们有了资本,于是也有机会去劫夺劳动的结果。”


国语词典

劫夺 [jié duó]

⒈ 抢夺财物。

《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

劫掠 侵夺 侵掠 侵占 强抢 抢夺 抢掠 抢劫


劫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侵占释义:⒈非法占有公家的或别人的财产。 ⒉用武力侵略、占有别国的领土。
    • 2.
      侵夺释义:凭势力夺取(别人财产)。
    • 3.
      侵掠释义:用强力掠夺。
    • 4.
      劫掠释义: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 5.
      强抢释义:以暴力抢夺。
    • 6.
      抢劫释义:用暴力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据为己有:抢劫财物。拦路抢劫。
    • 7.
      抢夺释义:用强力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抢夺财物。
    • 8.
      抢掠释义:强力夺取(多指财物)。
    • 9.
      掠夺释义:抢劫;夺取:掠夺财物。经济掠夺。

劫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伺衅释义:亦作“伺舋”。 寻找可乘之机。《魏书·程骏传》:“拾夤 侥倖於西南,狂虏伺舋於漠北。”《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今 康寧 在南,伺衅而动。”清 谭嗣同《仁学》二十:“伺衅劫夺焚杀。”
    • 2.
      侵盗释义:⒈侵犯劫夺。 《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于 陆浑,东至於 卫,侵盗暴虐中国。”《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三年》:“五月,匈奴 右贤王入居 河南 地,侵盗 上郡 保寒蛮夷,杀掠人民。”⒉侵占盗窃。《后汉书·淳于恭传》:“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宋 曾巩《责将制》:“发人採金,无出入之籍,有侵盗之形。”清 昭槤《啸亭杂录·谢芗泉之疏阔》:“财物奢荡,一任僕人侵盗,毫不介意。”
    • 3.
      僭夺释义:⒈谓肆行劫夺。⒉非分夺取。
    • 4.
      公取释义:谓公然劫夺他人财物。
    • 5.
      创例释义:谓首创之事例。清 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考之往古,妇人未有以年谱传者。昌文 此作,不知所本,似是创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梁 唐 两朝的几个皇帝,靠武力劫夺地位,这是军阀本色,倒也不算创例。”
    • 6.
      剥剽释义:搜刮劫夺。
    • 7.
      劫夺释义:用武力夺取(财物或人):劫夺资源。
    • 8.
      图财害命释义:图:谋取。 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 9.
      图财致命释义: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 10.
      圉夺释义:犹劫夺。
    • 11.
      宫妓释义:犹宫女。 因宫女多能歌舞,故称。《南齐书·张敬儿传》:“卿大收宫妓,劫夺天藏。”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吴王 夫差 筑 姑苏之臺,三年乃成,周旋詰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殫耗人力,宫妓数千人。”唐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公为学士日,常视草金鑾内殿,深夜入还翰苑,当时皆宫妓秉烛以送。”
    • 12.
      拒敌释义:⒈抗拒敌人。《庄子·盗跖》:“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像》:“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备 不知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⒉抵挡,抵抗。《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比年以来,凡有强盗窃贼生发,劫夺民财,致伤人命,事主不能拒敌,必须报告巡检官。”《水浒传》第十三回:“我自到任以来,闻知本府 济州 管下所属水乡 梁山泊 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
    • 13.
      攻剽释义:侵扰劫夺。《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为少年时,尝与 张次公 俱攻剽为羣盗。”宋 曾巩《齐州杂诗》序:“豪猾羣党亦往往喜相攻剽贼杀。”明 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诗:“传闻逆党尚攻剽,所过丘壠皆成童。”
    • 14.
      暴取豪夺释义: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15.
      朝权释义:朝政大权。《晋书·陶侃传》:“﹝ 侃 ﹞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齐丘 后事先主为相,至嗣主时,为太傅,多植朋党,以专朝权。”《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奉天 之难,皆因姦臣 卢杞 窃弄朝权,致使 涇原 节度使 姚令言 与太尉 朱泚,得以激变军心,劫夺府库。”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九回:“﹝ 袁世凯 ﹞牢笼将卒,胁逼孤寡,夺据朝权。”
    • 16.
      河流劫夺释义: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
    • 17.
      渔劫释义:掠取,劫夺。
    • 18.
      盗匪释义:用暴力劫夺财物,扰乱社会治安的人(总称)。
    • 19.
      窃盗释义:⒈见“窃盗”。⒉亦作“窃盗”。偷窃劫夺。⒊指小偷和强盗。
    • 20.
      篡解释义:谓劫夺解脱。

劫夺(jied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劫夺是什么意思 劫夺读音 怎么读 劫夺,拼音是jié duó,劫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劫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