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诸姑 诸姑的意思
zhū

诸姑

简体诸姑
繁体諸姑
拼音zhū gū
注音ㄓㄨ ㄍ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ū,(1) 众,许多。【组词】:诸位。诸君。诸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例句】:投诸渤海之尾。(3) 犹“之”。【例句】:“能事诸乎?”。(4) 犹“于”。【例句】:“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例句】:“日居月诸,照临下土”。(6) 姓。

gū,(1) 称父亲的姐妹。【组词】:姑姑。姑父。姑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姑姑兄弟”)。(2) 丈夫的姊妹。【组词】:小姑子。姑嫂。(3)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组词】:翁姑。舅姑。(4)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例句】:姑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姑。尼姑。(5) 暂且,苟且。【组词】:姑且。姑息。

基本含义

指多个姑姑,也用来形容许多女性。

诸姑的意思

诸姑 [zhū gū]

1. 父之众姊妹。

诸姑 引证解释

⒈ 父之众姊妹。

《诗·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毛 传:“父之姊妹称姑。”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父子、母子尚有逼夺,何诸姑所能容?”


诸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外女释义:古时王之诸姑及姊妹之女。
    • 2.
      外宗释义:⒈古官名。掌宗庙祭祀时辅佐王后荐献等事。⒉王诸姑及姊妺的女儿等。
    • 3.
      帝姬释义:宋徽宗 政和 三年,因 蔡京 建议,仿 周 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 建炎 元年恢复旧制。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政和 间,始采 周 之王姬之称,而改公主曰帝姬,郡主曰宗姬,县主曰族姬。”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本朝制度,多循用前代故事。皇女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诸姑称大长公主。至 徽宗 末年,一例改作帝姬。建炎 元年六月八日,臣寮建言不便,以为古者妇人称姓,故 周 曰王姬,犹 宋 子、齐 姜之类是也。本朝为 商 后,非 姬 姓,不可以称。用是改正
    • 4.
      见面鞋脚释义:旧俗新嫁娘第一次拜见姑嫜及诸姑姊妹,须奉上自己刺绣的鞋面,作为见面礼,谓“见面鞋脚”。
    • 5.
      走谒释义:前往拜见。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伯石 始生,子容 之母走謁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唐史通俗演义》第三回:“隰城 尉 房玄龄,走謁军门,世民 一见如故。”

诸姑(zhu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诸姑是什么意思 诸姑读音 怎么读 诸姑,拼音是zhū gū,诸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诸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