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鸟篆 鸟篆的意思
niǎozhuàn

鸟篆

简体鸟篆
繁体鳥篆
拼音niǎo zhuàn
注音ㄋㄧㄠˇ ㄓ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ǎo,(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组词】: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zhuàn,(1)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大篆。小篆。篆体。篆书。(2) 书写篆字。【组词】:篆额。(3) 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组词】:篆刻。摄篆。次篆。台篆。

基本含义

形容书法笔法流畅、灵活。

鸟篆的意思

鸟篆 [niǎo zhuàn]

1. 篆体古文字。形如鸟的爪迹,故称。

3. 指形如篆书的鸟的爪迹。

鸟篆 引证解释

⒈ 篆体古文字。形如鸟的爪迹,故称。

《后汉书·酷吏传·阳球》:“或献赋一篇,或鸟篆楹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
李贤 注:“八体书有鸟篆,象形以为字也。”
《晋书·索靖传》:“仓頡 既生,书契是为科斗鸟篆,类物象形。”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⒉ 指形如篆书的鸟的爪迹。

宋 张耒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青引嫩苔留鸟篆,緑垂残叶带虫书。”
宋 陆游 《新凉书事》诗:“卧看鸟篆印苍苔,窗户凉生亦乐哉!”
元 鲜于枢 《湖上新居》诗:“树古虫书叶,莎平鸟篆汀。”


国语词典

鸟篆 [niǎo zhuàn]

⒈ 似鸟形的古篆字。参见「鸟虫书」条。

《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

⒉ 形似篆文的鸟迹。

宋·陆游〈新凉书事〉诗:「卧看鸟篆印苍苔,窗户凉生亦乐哉。」


鸟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螭纽释义:螭形的印纽。《辽史·仪卫志三》:“传国寳 秦始皇 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面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子婴 以上 汉高祖。”《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帝又以其文倣 李斯 鱼虫作寳,大将五寸,皆为螭纽,其篆则 蔡京 命其子 翛 以意斅之。”
    • 2.
      鱼离释义:同“鱼丽”。唐 韩愈《喜雪》诗:“阵势鱼离远,书文鸟篆奇。”一本作“鱼丽”。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桓 五年《左氏》:‘郑 人为鱼丽之陈。’鱼丽者,如鱼贯之状。”
    • 3.
      鸟策释义:用鸟篆书写的简策。
    • 4.
      鸟籀释义:指鸟篆和籀书。
    • 5.
      鸟迹释义:⒈亦作“鸟跡”。 鸟的爪印。⒉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⒊指鸟篆。⒋见“鸟迹”。
    • 6.
      鸟迹书释义:⒈见“ 鸟跡书 ”。⒉亦作“鸟蹟书”。鸟篆。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二:“遗我鸟跡书,飘然落巖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参见“ 鸟篆 ”。⒊指鸟的爪迹。 宋 陆游 《题庵壁》诗:“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餘鸟迹书。”
    • 7.
      鸟迹文释义:指鸟篆。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长安 一巨塚坏,得古铜鼎,状方而四足,古文一十六字,人莫之晓。命 句中正 辨其篆,曰:‘此鸟迹文也。’”参见“ 鸟篆 ”。
    • 8.
      鸿都门学释义:东汉 灵帝 光和 元年(公元178年)设在 洛阳 鸿都门 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后汉书·灵帝纪》:“始置 鸿都门 学生。”李贤 注:“鸿都,门名也,於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牘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后汉书·蔡邕传》:“光和 元年,遂置 鸿都门 学,画 孔子 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清 厉鹗《<石经考异>序》:“自 洛 入 鄴,

鸟篆(niaoz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鸟篆是什么意思 鸟篆读音 怎么读 鸟篆,拼音是niǎo zhuàn,鸟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鸟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