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1. 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亦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英[prescience; person of foresight;]
⒈ 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
引《孙子·用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於众者,先知也。”
《史记·龟策列传》:“圣能先知亟见,而不能令 卫平 无言。”
《北齐书·蔡儁传》:“﹝ 儁 ﹞与 辽西 段长、太原 庞苍鹰 俱有先知之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 鲍双五 病剧,余向公惋惜,公岸然曰:‘彼禄命方长,安得骤死?’若实有先知者。”
⒉ 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
引《孟子·万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⒊ 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
⒈ 预先知道。
引《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圣能先知亟见,而不能令卫平无言。」
梁·王筠〈和孔中丞雪里梅花〉诗:「水泉犹未动,庭树已先知。」
⒉ 知觉智慧比一般人高的人。
引《孟子·万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⒊ 预言家。常指宗教上能传布神意以警觉世人的人。
近预言家
1.这个事情事先他看得很准,大家都说他先知先觉。
2.有助于您培养盘感,做到一叶知秋,先知先觉。
3.某些人具有先知先觉的功能。
4.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博学多才,能够正确认识新事物,是一个有先知先觉的人。
5.他每次估计敌人的行动,都准确得很,真可说是未卜先知。
6.老王只是碰巧说对了,并不是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7.这事还没有结果呢,我又不能未卜先知,没办法告诉你。
8.他每一次估计敌人的行动,都准确得很,真可说是未卜先知。
9.他估计敌人的行动每次都极为准确,真是未卜先知啊。
10.你又不是未卜先知,怎么事先知道得这样清楚?
11.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着,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12.无产阶级领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决不是因为他们是超凡越圣的“先知”或“天才”。
13.站在田野中,几只小鸟不时掠过绿油油的原野。刚刚把头探出地面的小草显得有些脆弱,但却有着一种刚健的蓬勃生命力,充满生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也开了绽放着甜美的笑颜,犹如一个个沉静在梦
14.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15.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并不是未卜先知。
16.伟大的叙利亚先知赐给万物的灵感不是一目了然,而是理性的思维。
17.他们依次记诵并写下它,再与先知穆罕默德一起校阅。
18.先知的灵是顺服先知,如果一个人被灵控制,无法自约,或者失去理智,那一定是邪灵,应当拒绝它。
19.我已听见那些先知所说的,就是托我名说的假预言,他们说,我作了梦。我作了梦。
20.梦的轨迹在后知后觉中沦陷,现实的烙印在先知先觉中深刻起来,现实与梦境交织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