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 [xiàn zhì]
1. 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志书。
英[county annals; general records of a county;]
县志 引证解释
⒈ 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
引清 汪启淑 《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
王闿运 《慈溪令秦君墓志铭》:“文超 文学政事著名当代,县志有传。”
国语词典
县志 [xiàn zhì]
⒈ 记载一县历史、地理、风俗、文物等相关资料的书籍。
县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挂释义:江西 萍乡县 旧俗以钱八文为一分,十分为一比,十比为一挂。见《萍乡县志·地理志·风俗》。
- 2.
一条鞭释义:⒈明 代田赋制度。嘉靖 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 年间 张居正 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 代因之。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余闻诸长老云,徭赋之法,盖莫善於今之一条鞭矣。”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明史》言,国初有里甲、均徭、杂汎三等,嘉靖 时行一条鞭法,量地计丁,丁粮毕输於官。”⒉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清 翟灏《通俗
- 3.
三义庙释义:大邑三义庙位于文庙街月池坝处,大邑同治版县志载:“咸丰以来邑人陈明理、张汝雯等经理重建。”重建之前三义庙又建于何时呢,历史没有告诉我们,我们也无法考究。
- 4.
丐户释义:即惰民。 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 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 雍正 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明 沉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 浙 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鏹巨万,禁不得纳貲为官吏。”清 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 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 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
- 5.
并世释义:同存于世;同时。 《墨子·兼爱下》:“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 皆后之,不并世。”宋 黄庭坚《题刘将军雁》诗:“祁连 将军一笔鴈,生不并世俱名家。”清 方苞《<畿辅名宦志>序》:“而史作於异代,其心平,故其事信。若郡州县志,则并世有司之所为耳。其识之明,未必能辨是非之正。”随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序今以上至 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司马贞 索隐:“言其大体随代盛衰,观时而説事。”
- 6.
二郎竹席释义:二郎竹席在我国传统的竹编工艺中,可称上乘佳品。据县志载:“明、清年间,二郎桥通用竹疏易凉,发出千捆、行销川省内外”。可见二郎竹席历史悠久,久负盛名。
- 7.
仙州释义:唐 州名。 在今 河南省 叶县。相传为 东汉 叶县 令 王乔 成仙处。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汝州》:“开元 三年,於县(叶县)置 仙州,以 汉 时 王乔 於此得仙也。二十六年废 仙州,属 许州。其年,又割属 汝州。”参阅《太平广记》卷六。
- 8.
倡明释义:提倡并阐明。 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濂洛 诸君子,倡明理学,厥功不细。”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旧冬 宗夏 初归,始为之倡明此事。”胡适《费经虞与费密》引《新繁县志·人物》:“﹝ 费密 ﹞晚年穷困,閤户著书,篤守古经,倡明圣学,以教及门。”
- 9.
凤翥山释义: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城东,又名:东山,现名:东湖山;后改建为东湖山公园。据《德阳县志》1记载:东湖山原名凤翥山,其山势奇绝,群峰竞秀,因其山势走向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古人按形象命名,呼之为凤翥;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在山上修建东湖水库以后,改称东湖山。
- 10.
创稾释义:亦作“剙稾”。著述成文。清 叶廷琯《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元 人所续,今未见传本,渔洋 杂著甚多,亦未见有此书传世,殆晚年有是説而未经创稾歟。”王闿运《<湘潭县志>序》:“其友 王荣兰、唐昭俭 剙稾待之。”
- 11.
县大夫释义:县令的别称。《左传·襄公三十年》:“赵孟 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宋史·窦俨传》:“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州府五千户以上县令为县大夫,升为从五品下。”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设官论》:“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天子。”
- 12.
坐致释义:轻易获得;轻易达到。 《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乘人心离散,嘉勒斯賚 立敌之时,缘边州军转徙粮草二百餘里,不出一月,可坐致山界 洪 宥 等州。”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两君既殂,三公坐致。”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宋文帝 公开袒护佛家,对臣下毫不讳言地表示,假若人们都信仰了佛教,则一定能驯服地接受统治,可以坐致太平。”
- 13.
坛场释义:⒈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 《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 汉王 斋戒设坛场,拜 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 更始 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 淯水 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 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 分治,剏立坛场。”⒉法坛。
- 14.
堕民释义:称惰民。绍兴 也叫“乐户”。元 灭 南宋 后,将俘虏和罪犯集中于 绍兴 等地,称之为“怯怜户”;明 编户籍,统称为“丐户”,或为后世“堕民”来源之一。又相传 宋 将 焦光瓒 率部降 金,宋 人引以为耻,乃贬其部卒之籍,称为“堕民”。或谓指 明 初 张士诚、方国珍 的部属。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的一种,不许与一般平民通婚,不许应科举,多任婚丧喜庆的杂役等事。清 雍正 时削籍,与平民同列。但与其他居民的界线,解放后才完全消失。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风俗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相传为 宋 罪俘之遗,故摈
- 15.
大道典嘉释义:大道 典嘉(おおみち のりよし、本名:大道 典良、1969年10月28日-)、出身于三重县志摩市的日本职棒选手。曾经效力过南海鹰、福冈软件银行鹰队,中央联盟读卖巨人。
- 16.
嫂贤姑义释义:出于大名县志·卷十九·烈女。
- 17.
孔宣父释义:旧时对 孔子 的尊称。《曲阜县志》卷二二:“﹝ 唐 贞观 十一年﹞秋七月,尊 孔子 为 宣父,詔 兖州 作 闕里 孔子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开柙出虎,孔宣父 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 盖非利己。”
- 18.
带岁释义:旧时除夕,按照小孩的年岁系钱、芝麻壳于衣带,称为“带岁”。《海丰县志》:“除夕,门前燎火,爆竹呼噪,俗曰叫明;以芝麻干置牀榻及地,俗曰躧岁;小儿按岁繫钱、芝麻殻於衣带,曰带岁。”
- 19.
打滑澾释义:同“打滑”。《崇明县志·方言》:“打滑澾,行步欲倾跌也。
- 20.
按实释义:⒈查考实情;查验确实。 《楚辞·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宋史·职官志五》:“若狱空或断絶,则御史按实以闻。”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永清县志阙访列传序例》:“或如应酬肤语,或如案牘文移,泛填排偶之辞,閒杂帖括之句,循名按实,开卷茫然。”《清史稿·礼志六》:“先是,康熙 间,巡抚 曹申吉 已入祠,至是以阿附 吴三桂 按实,夺之。”⒉按照事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