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元 汉元的意思
hànyuán

汉元

简体汉元
繁体漢元
拼音hàn yuán
注音ㄏㄢˋ ㄩ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àn,(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组词】:银汉。云汉。气冲霄汉。(3) 成年男人。【组词】:汉子。老汉。(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组词】:英汉辞典。(6) 中国朝代名。【例句】:(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yuán,(1) 头、首、始、大。【组词】: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组词】: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3) 同“圆”。(4) 未知数。【例句】:一元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组词】:元代。元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基本含义

指中国的疆土和文化的起源,也可表示中国的根基和源泉。

汉元的意思

汉元 [hàn yuán]

1. 汉初。

汉元 引证解释

⒈ 汉 初。

《汉书·平帝纪》:“汉 元至今,十有餘万人,虽有王侯之属,莫能相纠,或陷入刑罪,教训不至之咎也。”
王先谦 补注:“胡 注:‘ 汉 元, 汉 初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远迹 汉 元以来,骄贵之臣,每受罪诛。”
《后汉书·翟酺传》:“今外戚宠幸,功均造化, 汉 元以来,未有等比。”


汉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陵释义:汉元帝以前,西汉皇帝每筑一陵,要设一个陵县,将王孙豪富迁去。 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渭水北岸今兴平市东北至咸阳市附近塬上,合称五陵,又称五陵塬。
    • 2.
      仲都释义:方士 王仲都 ,相传为 汉元帝 时 汉中 道士,能忍寒暑。《水经注·渭水》引 汉 桓谭 《新论》:“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载駟马,于 上林 昆明池 上环冰而驰。御者厚衣狐裘寒战,而 仲都 独无变色,卧于池臺上,曛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环以十炉火,不言热,又身不汗。”后用以为典故。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仲都 冬倮而体温,夏裘而身凉, 桓谭 谓偶耐寒暑。”《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 王偃 无 仲都 之质,而倮露於北阶; 何瑀 闕龙工之姿,而投躯於深井。” 唐 杨损 《临刑赋》:“圣
    • 3.
      伏蒲释义:汉元帝 欲废太子,史丹 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 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
    • 4.
      冯媛释义:指 汉元帝 冯倢伃 。晋 张华 《女史箴》:“玄熊攀槛, 冯媛 趍进。”参见“ 冯媛当熊 ”。
    • 5.
      函谷关释义:⒈古关名。⒉先秦时置。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新城北五垛村,东起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以拒诸侯。⒊汉置。汉元鼎三年(前114)将先秦所置之函谷关东移,故址在今河南新安东。
    • 6.
      卤楯释义:⒈大盾。 古代用来遮挡刀箭等的武器。卤,通“橹”。《汉书·陈汤传》:“汉 兵四面推卤楯,并入土城中。”《明史·孙承宗传》:“造甲胄、器械、弓矢、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⒉指掌握卤楯的兵。《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三年》:“卤楯为前,戟弩为后,仰射城楼上人。”清 王晫《今世说·政事》:“周 指挥卤楯、藺石、渠答,施设有序,手发大黄,应弦殪敌,长啸若神人。”
    • 7.
      反支释义:古术数星命之说,以反支日为禁忌之日。汉 王符《潜夫论·爱日》:“孝明皇帝 尝问今旦何得无上书者?左右对曰:‘反支故。’”汪继培 笺:“本传注云:‘凡反支日,用月朔为正。戌、亥朔一日反支;申、酉朔二日反支……子、丑朔六日反支。见《阴阳书》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世传术书,皆出流俗,言辞鄙浅,验少妄多。至如反支不行,竟以遇害;归忌寄宿,不免凶终:拘而多忌,亦无益也。”王利器 集解:“案:今 临沂 银雀山 出土《汉元光元年歷谱》,在日干支下间书‘反’字,即所谓反支日也。”
    • 8.
      史记释义:史书名。 汉司马迁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其中《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为西汉元成间由博士褚少孙所补撰)。记载了中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史记》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年代最长(约三千年)的一部。
    • 9.
      壮发释义:⒈额前丛生突下之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宫(曹宫)读书已,曰:‘果也,欲姊弟擅天下!我儿男也,额上有壮髮,类 孝元皇帝。’”颜师古 注:“壮髮当额前侵下而生,今俗呼为圭头者是也。”明 陶宗仪《辍耕录·巾帻考》:“蔡邕《独断》曰:‘汉元帝 额有壮髮,不欲人见,故加巾幘以包之也。’”⒉谓成年人的头发,引申指壮盛时期。唐 王昌龄《途中作》诗:“羇旅悲壮髮,别离念征衣。”
    • 10.
      壹切释义:⒈一切;全部。 《汉书·赵广汉传》:“壹切治理,威名流闻,及 匈奴 降者言 匈奴 中皆闻 广汉。”颜师古 注:“言诸事皆治理也。”⒉暂时;权宜。《汉书·张敞传》:“敞 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壹切比 三辅 尤异。”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壹切,权时也。”晋 傅玄《傅子·检商贾》:“及 秦 乱四民而废常贱,竞逐末利而弃本业,苟合壹切之风起矣。”《资治通鉴·汉元帝竟宁元年》:“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壹切省繇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他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絶,当更发屯缮
    • 11.
      天汉释义:⒈⒉书面语称银河。⒊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公元前100--前97)⒋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 12.
      子午道释义: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之一。西汉元始五年王莽开通子午道,从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直绝南山(今秦岭)至汉中。三国时为魏蜀交争的要道。古人以“子”为北,“午”为南。
    • 13.
      康居释义:⒈古西域国名。东界 乌孙,西达 奄蔡,南接 大月氏,东南临 大宛,约在今 巴尔喀什湖 和 咸海 之间,王都 卑阗城。北部是游牧区,南部是农业区。南部城市较多,有五小王分治。汉元帝 永光 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 迎 匈奴 郅支单于 居 康居 东部合力对抗 乌孙。元帝 建昭 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 甘延寿、副校尉 陈汤 率军入 康居,击杀 郅支单于。东汉 时,栗弋、严、奄蔡 均为 康居 属国。晋 武帝 泰始 中(公元265-274),遣使献善马,南北朝 时,役属于 嚈哒。⒉唐 羁縻都督府名。永徽
    • 14.
      折角释义:⒈汉元帝 时,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易》,以贵幸善辩,诸儒莫敢与抗论。 人有荐 朱云 者,云 入,昂首论难,驳得 充宗 无言以对。诸儒为之语曰:“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折角”喻指雄辩。宋 周邦彦《汴都赋》:“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谭,犹不能既其万一。”清 黄景仁《送容甫归里》诗:“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⒉指在争论中被人驳倒。《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復有 梁 朝宰臣 李琪,每以文章自擅,曾进《贺平中山王都表》云:‘復 真定 之逆城。’
    • 15.
      明妃释义:汉元帝 宫人 王嫱 字 昭君,晋 代避 司马昭(文帝)讳,改称 明君,后人又称之为 明妃。
    • 16.
      昭容释义:⒈汉 代舞乐名。《汉书·礼乐志》:“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招夏》也,主出《武德舞》。”⒉古女官名。汉 始置。《宋书·后妃传序》:“昭仪,汉元帝 所制。昭容,世祖 所制。”《新唐书·百官志二》:“昭仪、昭容……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明 陆采《明珠记·巡陵》:“贵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妇齐称。”参见“九嬪”。
    • 17.
      楚汉相争释义: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 18.
      楚汉争霸释义: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 19.
      正术释义:⒈正确的道理、法则。汉元帝《敕东平王傅相诏》:“自今以来,非‘五经’之正术,敢以游猎非礼道王者,輒以名闻。”《淮南子·修务训》:“私志不得入公道,耆欲不得枉正术。”⒉正当的法术。《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詔:‘民间不得妄立妖祠。自非卜筮正术,其餘杂占,悉从禁絶。’”
    • 20.
      武元释义:⒈汉武帝、汉元帝的并称。⒉金王朝女真族之完颜部。

汉元(hany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汉元是什么意思 汉元读音 怎么读 汉元,拼音是hàn yuán,汉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汉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