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身 [fèng shēn]
1. 献身;尽职。
3. 养身;守身。
奉身 引证解释
⒈ 献身;尽职。
引宋 王禹偁 《官舍偶题》诗:“奉身无实事,困我为虚名。”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太真借饷》:“事若有济,则臣主同祚;万一不捷,亦当奉身以谢先帝。”
⒉ 养身;守身。
引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卢怀慎 ﹞为黄门侍郎,在东都掌选事,奉身之具,纔一布囊耳。”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卷二:“箇儂吹气如兰,奉身如玉,除是侍香金童,甫能消受耳。”
奉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疏释义:汉 疏广 与其侄 疏受 的合称。广 为太傅,受 为少傅,因年老同时主动辞官,受到人们尊重。唐 孟浩然《送告八从军》诗:“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 疏。”宋 苏轼《次韵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白髮归心凭説与,古来谁似两 疏 贤。”宋 范公偁《过庭录》:“田园粗足,两 疏 那见於復来。”明 屠隆《綵毫记·母子虑祸》:“合则致主匡时,希 留侯 谢傅 之迹;不合则奉身而退,追两 疏 都水 之风。”
- 2.
化源释义:⒈教化的本源。 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昭室化源,发扬大号。”唐 李翱《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旧唐书·李绛传》:“陛下思广天聪,亲览国史,垂意精颐,鉴於化源,实天下幸甚。”⒉指掌教化之位。《旧唐书·李渤传》:“若言不行,计不从,顺奉身速退,不宜尸素於化源。”⒊中医学指六气的生化之源。《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炙甘草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秘濇之虞,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医宗金鉴
- 3.
廉操释义:清廉的节操。《晋书·裴頠传》:“是以立言藉於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考文》:“公镇 广西 踰十年,廉操始终不渝。”
- 4.
玉壶冰释义:⒈壶水成冰,形容寒冷。唐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研寒金井水,簷动玉壶冰。”元 杨维桢《吴子夜四时歌》:“朝来玉壶冰,为君添衣裳。”⒉喻高洁清廉。南朝 宋 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宋 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奉身玉壶冰,立朝朱丝絃。”清 刘献廷《赠别还灯和尚》诗:“仪范三坛云海月,禪心一片玉壶冰。”⒊酒名。宋 叶梦得《浣溪沙·送卢倅》词:“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復记他年。”清 吴伟业《戏题士女图》诗之五:“四壁萧条酒数升,锦江 新酿玉壶冰。”
- 5.
珍産释义:⒈珍贵的物产。《后汉书·贾琮传》:“旧 交阯 土多珍产,明璣、翠羽、犀、象、瑇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宋 王安石《慈溪县学记》:“慈溪 小邑,无珍产。”清 谭嗣同《论湘粤铁路之益》:“从前海禁方严,番泊无埠,南洋、五岭之珍产,必道吾 湘,然后施及各省。”⒉泛指财宝。唐 白居易《太湖石记》:“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
- 6.
缺然释义:⒈有所不足。《庄子·逍遥游》:“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成玄英 疏:“自视缺然不足,请将帝位让与贤人。”唐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愚幼常自负,既久而逾觉缺然。”宋 王安石《除参知政事谢表》:“承弼之任,贤智所难;顾惟缺然,何以堪此?”清 方苞《汉文帝论》:“世徒见其奉身之俭,接下之恭,临民之简,以为 黄 老 之学则然,不知正自视缺然之心之所发耳。”⒉缺失。《晋书·张骏传》:“每患忠言不献,面从背违,吾政教缺然,而莫我匡者。”《隋书·炀帝纪上》:“虽则聿遵先绪,弗敢失坠,永言政术,多有缺然。”明 汤显祖
- 7.
雾豹释义:汉 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载,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谏曰,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雾豹”指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的人。唐 卢僎《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窥巖详雾豹,过水略泉鱼。”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宋 苏轼《次韵王震》:“携文过我 治平 间,雾豹当时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