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组词】: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2) 指竹制管乐器。【组词】:金石丝竹。(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1. 竹子各段之间相连突出的部位。
3. 喻坚贞。
⒈ 竹子各段之间相连突出的部位。
引《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
唐 李洞 《秋宿梓州牛头寺》诗:“詔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
《中国歌谣资料·红军谣》:“一根竹子大又长,通开竹节把米装。”
⒉ 喻坚贞。
引宋 范成大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诗:“纷纶草木变暄寒,竹节松心故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