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意思
běncǎogāng

本草纲目

简体本草纲目
繁体本草綱目
拼音běn cǎo gāng mù
注音ㄅㄣˇ ㄘㄠˇ ㄍㄤ ㄇㄨ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cǎo,(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组词】: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组词】:草料。柴草。稻草。(3) 粗糙,不细致。【例句】: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组词】: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组词】: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组词】:草鸡。

gāng,(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组词】:大纲。纲领。纲目。纲要(➊提纲;➋概要)。(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例句】: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组词】: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纲(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基本含义

指《本草纲目》一书中所记载的广泛的草药和草药的分类,也用来形容详细记载事物的全面性。

本草纲目的意思

本草纲目 [běn cǎo gāng mù]

1. 中国药物学名著,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所著,共52卷,约190万字,收药物1892种,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增补,同时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一万多种,附药物图1100多幅。于1606年传入日本,并译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国文字,受到世界药物学、植物学者重视。

[Pen-ts’ao Kan-mu;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国语词典

本草纲目 [běn cǎo gāng mù]

⒈ 书名。明李时珍撰,五十二卷。就《本草经》及诸家之说删定,纠谬辨疑,删繁补缺,历时近三十年始成。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图千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法、产地、形态、炮制等,并载附方万余。本书有英、法、日、韩、德等译本。


本草纲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捻红释义:⒈牡丹的一种。 宋 高承《事物纪原·草木花果·一捻红》:“今牡丹中有一捻红,其花叶红,每一花叶端有深红一点,如半指。明皇 时,民有以此花上进者,值妃子正作妆,偶以妆指捻之,燕脂之痕染焉。植之明年,花开俱有其迹。”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都要赴 九龙池,赏 杨 家一捻红。”参见“一擫红”。⒉山茶花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山茶》﹝集解﹞引《格古论》:“花有数种……躑躅茶花如杜鹃花,宫粉茶、串珠茶皆粉红色。又有一捻红、千叶红、千叶白等名,不可胜数,叶各小异。”
    • 2.
      丁历释义:葶苈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 3.
      七叶一枝花释义:蚤休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通常七枚排成一轮,夏季由叶间抽出花茎,顶开一花,根茎可入药。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蚤休》。
    • 4.
      三消释义:中医病名。指消渴病中的上消、中消和下消。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一·消渴》:“消渴,上消少食,中消多食,下消小便如膏油。”《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消渴总括》:“试观年老多夜溺,休信三消尽热乾,饮多尿少浑赤热,饮少尿多清白寒。”注:“上消属肺,饮水多而小便如常;中消属胃,饮水多而小便短赤;下消属肾,饮水多而小便浑浊。三消皆燥热病也。”
    • 5.
      上清童子释义:古钱的别称。相传 贞观 年间,岑文本 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进见。语毕,送之出亭,于墙下忽然不见。掘地,得古钱一枚,乃悟“上清童子”为铜名,“元宝”为钱文。见 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古文钱》:“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
    • 6.
      不死草释义:⒈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⒉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 7.
      不死面释义:茯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茯苓》。
    • 8.
      丑宝释义:牛黄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 9.
      东廧释义:即东蘠。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东廧》。参见“东蘠”。
    • 10.
      东方宿释义:羊蹄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 11.
      东海夫人释义:淡菜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淡菜》。
    • 12.
      中逢花释义:百合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 13.
      乌叠泥释义:乌爹泥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 14.
      乌犀释义:⒈犀牛的一种。 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⒉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 15.
      乌银释义:⒈用硫磺熏炙和特殊方法熔铸的黑色的银。唐 孟郊《答友人赠炭》诗:“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张氏银窖》:“彼方毁旧垣,再筑,於旧基得乌银数十大笏。”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银》﹝附录﹞“乌银”引 陈藏器 曰:“今人用硫黄薰银,再宿泻之,则色黑矣。工人用为器,养生者以器煮药。兼于庭高一二丈处,夜承露醴饮之,长年辟恶。”《红楼梦》第四十回:“每人一把乌银洋鏨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⒉炭的别名。宋 杨万里《雪晚舟中生火》诗:“乌银见火生緑雾,便当水沉一浓炷。”清 曹寅《瓶
    • 16.
      乌鸡释义:即乌骨鸡。《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弘 在 荆州 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今中恶用乌鸡,自 弘 之由也。”《通典·礼二九》引 晋 于氏《上表言养兄子率为后》:“鄙谚有之曰:‘黄鸡生卵,乌鸡伏之,但知其为乌鸡之子,不知为黄鸡之儿。’”唐 杜甫《催宗文树鸡栅》诗:“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喫。”仇兆鳌 注:“《本草》:乌雌鸡,治风湿麻痺。”宋 陆游《迁鸡栅歌》:“乌鸡买来逾岁年,庭中赤幘何昂然。”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鸡》。
    • 17.
      乌麦释义:⒈荞麦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荞麦》:“杨慎《丹铅録》指乌麦为燕麦,盖未读《日用本草》也。”⒉因病变而不结实的麦。《中国谚语资料·麦》:“麦种浸得好,来年乌麦少。”原注:“乌麦即坏麦,穗黑色,无麦粒。”
    • 18.
      九臼释义:药草鬼臼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鬼臼》。
    • 19.
      乳牀释义:⒈石头的坐榻。因其色乳白,故名。唐 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诗之一:“移时寂歷烧松子,尽日殷勤拂乳牀。”⒉石钟乳根部相联的地方。又叫石床。宋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凡乳牀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也。”参阅《政和证类本草·石钟乳》、《本草纲目·石三·殷蘖》。
    • 20.
      乾姜释义:晾干的生姜块茎。 中药的一种。晋 葛洪《抱朴子·至理》:“菖蒲、乾薑之止痺湿,菟丝、蓯蓉之补虚乏……俗人犹谓不然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乾薑》:“乾薑,以母薑造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拄拐上虬鬚节,握着乾薑般五个指头。”
本草纲目是什么意思 本草纲目读音 怎么读 本草纲目,拼音是běn cǎo gāng mù,本草纲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本草纲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