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敛藏 敛藏的意思
liǎncáng

敛藏

简体敛藏
繁体斂藏
拼音liǎn cáng
注音ㄌㄧㄢˇ ㄘ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1) 收拢,聚集。【组词】:敛钱。敛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敛容。敛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敛。聚敛。(2) 征收。【组词】:横征暴敛。(3) 收束,约束。【组词】:敛迹。敛手(➊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➋拱手,表示恭敬)。敛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敛抑。敛步。

cáng zàng,(1) 隐避起来。【组词】: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2) 收存起来。【组词】:收藏。藏品。藏书。储藏。(1) 储放东西的地方。【组词】:藏府。宝藏。(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组词】: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组词】:藏族。(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 同“臟”。

基本含义

隐藏或收起东西,不让外人看到或知道。

敛藏的意思

敛藏 [liǎn cáng]

1. 犹殓葬。敛,通“殓”。

2. 收购储藏。

3. 收藏。

5. 蕴藏。

敛藏 引证解释

⒈ 犹殓葬。敛,通“殮”。

《释名·释丧制》:“衣尸棺曰敛,敛藏不復见也。”
《新唐书·崔彦曾传》:“既遇害,赂守卒,敛藏其尸。”

⒉ 收购储藏。

唐 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当稔而愿糴者,则务裁其价,不时敛藏。”

⒊ 收藏。

《礼记·郊特牲》:“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凡宪令图牒、簿书案牘,皆当次比整齐,敛藏识别。”

⒋ 蕴藏。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徐观笔墨轻重,以十一敛藏千百,虽铺写纵放,亦无怠惰剥落之态。”


国语词典

敛藏 [liǎn cáng]

⒈ 隐蔽起来,不敢露面。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莫若趁著人未及知觉,先自双双逃去,在他乡外县居住了,深自敛藏,方可优游偕老。」


敛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府囊释义:敛藏。
    • 2.
      弢敛释义:犹收敛,敛藏。
    • 3.
      归藏释义:⒈三《易》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 ⒉敛藏。⒊归葬。
    • 4.
      杀敛释义:谓万物凋落敛藏。
    • 5.
      欿傺释义:陷止;敛藏。
    • 6.
      秋官释义:⒈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大暤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大暤 以龙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唐 贾公彦《<周礼正义>序》:“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⒉《周礼》六官之一,掌刑狱。《周礼·秋官》唐 贾公彦 题解:“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於万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於善道也。”所司与后代刑部相当,故 唐 武则天 曾一
    • 7.
      衔戢释义: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 8.
      韬光释义:⒈敛藏光采。汉 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韜光。”唐 韩偓《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⒉比喻隐藏声名才华。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圣人韜光,贤人遯世。”元 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学 子陵 遁跡在 严滩,似 吕望 韜光在 渭川。”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处之怡然。”⒊唐 代名僧,蜀 人,能诗,住 杭州 灵隐寺,与郡守 白居易 为诗友。穆宗 长庆 年间,于 灵隐山 西北 巢枸坞 筑寺,后人名之 韬光寺,亦省称 韬光。清
    • 9.
      韬匿释义:敛藏;隐藏。谓不为人所知。《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太和 以后,益自韜匿,羣居游处,未尝发言。”明 文徵明《胡参议传》:“﹝ 胡 ﹞生平寡与,既归,益事韜匿。”林纾《与魏季渚太守书》:“干济之士,先求韜匿,愿执事留意焉。”
    • 10.
      韬戢释义:收藏;敛藏。 前蜀 杜光庭《罗天普告词》:“五兵韜戢,四气均调。”《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元年》:“今天下为一,当韜戢干戈。”明 李东阳《国子生潘元谨墓志铭》:“先生晚益韜戢,卜居山中。”
    • 11.
      韬敛释义:敛藏。

敛藏(lianc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敛藏是什么意思 敛藏读音 怎么读 敛藏,拼音是liǎn cáng,敛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敛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