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志操 志操的意思
zhìcāo

志操

简体志操
繁体
拼音zhì cāo
注音ㄓˋ ㄘ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cāo,(1) 拿,抓在手里。【组词】:操刀。操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操管(执笔,指写作)。操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2) 控制、掌握。【组词】:操舟。操纵。(3) 从事。【组词】:操心。操办。操作。操持。操劳。操之过急。(4)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组词】:操练。操场。操演。上操。(5)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例句】:他操一口闽南音。(6) 行为,品行。【组词】:操行。操守。(7)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志向和品德修养。

志操的意思

志操 [zhì cāo]

1. 志向节操。

志操 引证解释

⒈ 志向节操。

《汉书·李寻传》:“窃以日视陛下志操,衰於始初多矣。”
《陈书·徐俭传》:“幼而修立,勤学有志操。”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度其志操,虽临以白刃,胁之汤火,亦不能变易矣。”
清 孙鼎臣 《江忠烈公遗诗序》:“岂气类之相感,动於中而不自觉与?抑其精神之所凭依,志操之所趋舍,定於先者,确乎不可拔也。”


志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善释义:结交。《后汉书·桓彬传》:“﹝ 桓彬 ﹞厉志操,与左丞 刘歆、右丞 杜希 同好交善。”明 刘基《郁离子·省敌》:“秦王 与吾交善,而救 楚 是絶 秦 也。”清 侯方域《卢告》:“我之交善於 西旅氏 有年矣。”参见“交好”。
    • 2.
      杰操释义:高尚的志操。
    • 3.
      殊俗释义:⒈不同的风俗。也指遥远的地方。⒉不同于流俗:志操殊俗。
    • 4.
      确然不羣释义:谓坚守志操,不同流俗。《世说新语·方正》“南陽 宗世林”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方《楚国先贤传》:“宗承 字 世林,南陽 安衆 人……少而脩德雅正,确然不羣。”
    • 5.
      确然不群释义:指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 6.
      秽志释义:志操卑下。
    • 7.
      童幼释义:童年;儿童。 《东观汉记·赵勤传》:“﹝ 勤 ﹞童幼有志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典籍﹞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秩,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清 唐鉴《纪行》诗之十五:“以此训童幼,亦且砭衰老。”
    • 8.
      童龀释义:⒈幼小;童年。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显 景 诸子年皆童齔,并为黄门侍郎。”《旧唐书·裴休传》:“休 志操坚正,童齔时,兄弟同学於济源别墅。”王闿运《郭新楷传》:“童齔颖异,数岁丧父,孤居 长沙。”⒉指小儿。《北史·韩麒麟传》:“假令一处弹筝、吹笛,缓舞长歌;一处严师苦训,诵诗讲礼,宣令童齔,任意所从。”《隋书·食货志》:“於是譎诡赋税,异端俱起,赋及童齔,算至船车。”
    • 9.
      端靖释义:端庄恬静。宋 苏辙《顾临给事中制》:“朴厚之性,出於自然;直谅之才,可备三益。守道安命,端靖不回,二十餘年,晏然一节。”宋 洪迈《夷坚甲志·断妒龙狱》:“郭三雅 妻 陆氏,秀州 海盐 人,平时端靖有志操。”
    • 10.
      读书君子释义: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志操(zhic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志操是什么意思 志操读音 怎么读 志操,拼音是zhì cāo,志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志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