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口头 口头的意思
kǒutou

口头

简体口头
繁体口頭
拼音kǒu tou
注音ㄎㄡˇ ㄊ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基本含义

指言语表达的方式或口头传播的信息。

口头的意思

口头 [kǒu tou]

1. 嘴上。

只图口头上快意,绝不想到实行。——曹禺《北京人》

[in words; in speech;]

口头 引证解释

⒈ 嘴上。

《朱子语类》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
明 李贽 《与友人书》:“胸中有数百篇文字,口头有十万首诗书,亦足以惊世而骇俗。”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只那等忙碌碌的张罗儿子起身,心头口头时刻有桩事儿混着倒也罢了;如今见他这一着行衣,就未免觉得离绪满怀。”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但多半是纸上谈兵的谈话,只图口头上快意,决不想到实行。”

⒉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思想”或“行动”。

毛泽东 《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

⒊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书面”。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人民大众所享受的传统文艺作品,大部分是通过戏剧和曲艺艺人口头的传播才领会到的。”

⒋ 味道。

《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 道:‘我前日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姑娘,可还好么?’…… 寳釵 道:‘口头也还好。’”


国语词典

口头 [kǒu tou]

⒈ 言语。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是甚么口头,有这么打自得儿没的?」

如:「口头答复」。

内心 行为 书面 思想

⒈ 食物的滋味。

《红楼梦·第二五回》:「宝玉道:『我尝了不好,也不知别人说怎么样?』宝钗道:『口头也还好。』」


口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表面释义:⒈物体跟外界接触的部分:地球表面。桌子表面的油漆锃亮。⒉外在的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他表面上很镇静,内心却十分紧张。

口头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书面释义:属性词。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书面通知。书面答复。书面材料。
    • 2.
      内心释义:指心中,心里,内心深处。亦指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或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
    • 3.
      思想释义:⒈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⒉念头;想法:她早有去西部地区参加经济建设的思想。⒊思量。
    • 4.
      行为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行为不端。揭露不法行为。

口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时口惠释义:口惠:口头上许给别人以好处。 口头上一时空言给人恩惠,事实上并没有兑现。
    • 2.
      上奏释义:向君王进言。臣子口头或书面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 3.
      不瞒释义:不隐瞒。常用为叙述隐情前的口头语。
    • 4.
      不翼而飞释义:本作无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通“无(wú)”)翼而飞。”原形容言论、消息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得很快,没有长翅膀而能飞走。后也用来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 5.
      不蒸馒头争口气释义:口头用语,意思是形容做人有骨气。
    • 6.
      书面沟通释义:书面沟通是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文件、报告、信件、书面合同等(口头沟通是以口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面对面交谈、电话、开会、讲座、讨论等)书面沟通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沟通的时间一般不长,沟通成本也比较低。
    • 7.
      书面语释义:指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以口头语言为基础,一般比口语更精确、更严密、更有逻辑性。它扩大了语言在时间和地域上的流传,并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产生影响。与“口语”相对。
    • 8.
      书面释义:属性词。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书面通知。书面答复。书面材料。
    • 9.
      乾股释义:企业公司中不出股金、赚了分红、赔了不受损失的股份。张若谷《马相伯先生年谱·光绪七年》:“盛杏孙 自己所认股子,都是口头上说的干股,所以 盛杏孙 发财,其所得大半得诸于公,还不算得诸于民。”沙汀《淘金记》二六:“吴监 没有提到股款的话。大约相信自己该得干股。”
    • 10.
      交际能力释义: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 11.
      人比人气死人释义:形容自己在某方面或者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没别人作的好,一种略带自嘲的口头用语。
    • 12.
      众口皆碑释义: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
    • 13.
      供词释义:指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 罪行为以口头或书面所作的陈述。书面的供词一般也叫供状。
    • 14.
      依玛堪释义:赫哲族曲种。 无乐器伴奏的说唱形式。依靠口头流传。有长篇、中篇、短篇三种曲目,书目相传有四十余部。流行于我国 黑龙江省 的赫哲族聚居区。
    • 15.
      俗谚口碑释义: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 16.
      关照释义:⒈关心照顾:我走后,这里的工作请你多多关照。⒉互相照应,全面安排。⒊口头通知:你关照食堂一声,给开会的人留饭。
    • 17.
      卒之释义:粤语口头禅,读(zed,阴入声)枝(ji,阴平声)。
    • 18.
      卒数释义:粤语的其中一个口头禅。形容公司营销部门中,上级要求下级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的指令。带有压迫和强制的意思,通常销售员一听到此名词都会有压力。
    • 19.
      占奏释义:口头奏对。 《新唐书·王播传》:“﹝ 王播 ﹞雅善占奏,虽数十事,未尝书于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辽主 ﹞闻 俭(张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餘事。”
    • 20.
      发吐释义:发言吐字。喻指口头表达。

口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时口惠释义:口惠:口头上许给别人以好处。 口头上一时空言给人恩惠,事实上并没有兑现。
    • 2.
      上奏释义:向君王进言。臣子口头或书面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 3.
      不瞒释义:不隐瞒。常用为叙述隐情前的口头语。
    • 4.
      不翼而飞释义:本作无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通“无(wú)”)翼而飞。”原形容言论、消息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得很快,没有长翅膀而能飞走。后也用来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 5.
      不蒸馒头争口气释义:口头用语,意思是形容做人有骨气。
    • 6.
      书面沟通释义:书面沟通是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文件、报告、信件、书面合同等(口头沟通是以口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面对面交谈、电话、开会、讲座、讨论等)书面沟通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沟通的时间一般不长,沟通成本也比较低。
    • 7.
      书面语释义:指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以口头语言为基础,一般比口语更精确、更严密、更有逻辑性。它扩大了语言在时间和地域上的流传,并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产生影响。与“口语”相对。
    • 8.
      书面释义:属性词。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书面通知。书面答复。书面材料。
    • 9.
      乾股释义:企业公司中不出股金、赚了分红、赔了不受损失的股份。张若谷《马相伯先生年谱·光绪七年》:“盛杏孙 自己所认股子,都是口头上说的干股,所以 盛杏孙 发财,其所得大半得诸于公,还不算得诸于民。”沙汀《淘金记》二六:“吴监 没有提到股款的话。大约相信自己该得干股。”
    • 10.
      交际能力释义: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 11.
      人比人气死人释义:形容自己在某方面或者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没别人作的好,一种略带自嘲的口头用语。
    • 12.
      众口皆碑释义: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
    • 13.
      供词释义:指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 罪行为以口头或书面所作的陈述。书面的供词一般也叫供状。
    • 14.
      依玛堪释义:赫哲族曲种。 无乐器伴奏的说唱形式。依靠口头流传。有长篇、中篇、短篇三种曲目,书目相传有四十余部。流行于我国 黑龙江省 的赫哲族聚居区。
    • 15.
      俗谚口碑释义: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 16.
      关照释义:⒈关心照顾:我走后,这里的工作请你多多关照。⒉互相照应,全面安排。⒊口头通知:你关照食堂一声,给开会的人留饭。
    • 17.
      卒之释义:粤语口头禅,读(zed,阴入声)枝(ji,阴平声)。
    • 18.
      卒数释义:粤语的其中一个口头禅。形容公司营销部门中,上级要求下级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的指令。带有压迫和强制的意思,通常销售员一听到此名词都会有压力。
    • 19.
      占奏释义:口头奏对。 《新唐书·王播传》:“﹝ 王播 ﹞雅善占奏,虽数十事,未尝书于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辽主 ﹞闻 俭(张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餘事。”
    • 20.
      发吐释义:发言吐字。喻指口头表达。

口头造句

1.普通人读书,虽然借用古人的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

2.节约,节约,母亲的口头禅如暮鼓晨钟,天天在耳边敲响。也作“晨钟暮鼓”。

3.阿弥陀佛是佛教信徒的口头禅。

4.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今天我们只能从后人的记载中窥见得一鳞半爪。

5.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是认真扎实的,并不是像叶公好龙那样,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6.口头上喊着发扬民主,真正看到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时,他又大惊小怪起来,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呢?

7.处于热恋的未婚男子经常把“上刀山、下火海,排除万难,誓死不渝”当作口头语。

8.有智慧,不一定要表露;有力量,不一定要战斗;有理想,不一定挂在口头,有价值,不一定拿出来秀;有感情,不一定要所求;有默契,祝福收到用心感受。

9.自己著实技逊一筹,口头虽然不服,但内心实已甘拜下风。

10.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11.老陈是个翻覆无常的人,你不能听他口头所言,必须立个书面合同才成。

12.真正的放下不是口头一直强调,而是在你的生活中决口不提,仿若从没来过。

13.含在某种东西中,这就是往事,就是口头禅。切断这迷信报应的咒语,是至高的美德。

14.甲方和乙方今天已经达成口头协议。

15.他们已经口头达成了协议。

16.司各特口头表达能力很强,能把一个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17.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虽然口头上说“生寄死归,不必在意”,但精神上却完全垮了。

18.如果是学生,说点好话,可能会口头警告一次。看海关心情好不好,不好的话,直接没收罚款的。

19.司各特口头表达才能很强,能把一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20.如果只是口头上说错了,还继续喝酒,这个也不是忏悔。

口头(kout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口头是什么意思 口头读音 怎么读 口头,拼音是kǒu tou,口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口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