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1. 嘴上。
例只图口头上快意,绝不想到实行。——曹禺《北京人》
英[in words; in speech;]
⒈ 嘴上。
引《朱子语类》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
明 李贽 《与友人书》:“胸中有数百篇文字,口头有十万首诗书,亦足以惊世而骇俗。”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只那等忙碌碌的张罗儿子起身,心头口头时刻有桩事儿混着倒也罢了;如今见他这一着行衣,就未免觉得离绪满怀。”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但多半是纸上谈兵的谈话,只图口头上快意,决不想到实行。”
⒉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思想”或“行动”。
引毛泽东 《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
⒊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书面”。
引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人民大众所享受的传统文艺作品,大部分是通过戏剧和曲艺艺人口头的传播才领会到的。”
⒋ 味道。
引《红楼梦》第二五回:“凤姐 道:‘我前日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姑娘,可还好么?’…… 寳釵 道:‘口头也还好。’”
⒈ 言语。
引《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是甚么口头,有这么打自得儿没的?」
例如:「口头答复」。
反内心 行为 书面 思想
⒈ 食物的滋味。
引《红楼梦·第二五回》:「宝玉道:『我尝了不好,也不知别人说怎么样?』宝钗道:『口头也还好。』」
1.普通人读书,虽然借用古人的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
2.节约,节约,母亲的口头禅如暮鼓晨钟,天天在耳边敲响。也作“晨钟暮鼓”。
3.阿弥陀佛是佛教信徒的口头禅。
4.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今天我们只能从后人的记载中窥见得一鳞半爪。
5.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是认真扎实的,并不是像叶公好龙那样,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6.口头上喊着发扬民主,真正看到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时,他又大惊小怪起来,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呢?
7.处于热恋的未婚男子经常把“上刀山、下火海,排除万难,誓死不渝”当作口头语。
8.有智慧,不一定要表露;有力量,不一定要战斗;有理想,不一定挂在口头,有价值,不一定拿出来秀;有感情,不一定要所求;有默契,祝福收到用心感受。
9.自己著实技逊一筹,口头虽然不服,但内心实已甘拜下风。
10.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11.老陈是个翻覆无常的人,你不能听他口头所言,必须立个书面合同才成。
12.真正的放下不是口头一直强调,而是在你的生活中决口不提,仿若从没来过。
13.含在某种东西中,这就是往事,就是口头禅。切断这迷信报应的咒语,是至高的美德。
14.甲方和乙方今天已经达成口头协议。
15.他们已经口头达成了协议。
16.司各特口头表达能力很强,能把一个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17.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虽然口头上说“生寄死归,不必在意”,但精神上却完全垮了。
18.如果是学生,说点好话,可能会口头警告一次。看海关心情好不好,不好的话,直接没收罚款的。
19.司各特口头表达才能很强,能把一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20.如果只是口头上说错了,还继续喝酒,这个也不是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