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叩头 叩头的意思
kòutóu

叩头

简体叩头
繁体叩頭
拼音kòu tóu
注音ㄎㄡˋ ㄊ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òu,(1) 敲打。【组词】:叩击。叩门。叩关(➊入国求见;➋攻打关门;➌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叩诊。(2) 旧时一种礼节。【组词】:叩拜。叩见。叩谒。叩首。叩头。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基本含义

叩头是指跪地向前磕头,表示谦恭、恭敬或者向他人表示感谢。

叩头的意思

叩头 [kòu tóu]

1. 磕头。

[kowtow; kotow;]

叩头 引证解释

⒈ 伏身跪拜,以头叩地。旧时为最郑重的一种礼节。

《史记·滑稽列传》:“鵠,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临坛揖了众僧,叩头礼下当阳。”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我偶然游到东潭,变鱼耍子,你怎么见我不叩头,到提着我走?”
曹禺 《雷雨》第四幕:“萍,过来!当着你的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⒉ 虫名。形色如大豆。见《太平御览》卷九五一引《异苑》。


国语词典

叩头 [kòu tóu]

⒈ 伏身跪拜,以头叩地。为古代的最敬礼。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跟允到阁中,允尽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

叩首


叩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叩首释义:磕头:三跪九叩首。
    • 2.
      磕头释义:旧时的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近地或着地。

叩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命释义:⒈请求宽宥生命。 汉 牟融《理惑论》:“武王 居病,周公 乞命,仲尼 有疾,子路 请祷。”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永安 年中,胡 杀猪,猪忽唱乞命,声及四邻。”《三国演义》第二八回:“郭常 之子拜伏乞命,关公 曰:‘吾看汝父之面,饶你性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妇叩头乞命,但言知悔。”⒉请求命令。《明史·左懋第传》:“必用臣经理,则乞命 弘范 同 绍愉 出使,而假臣一旅,偕 山东 抚臣收拾 山东 以待。”
    • 2.
      再拜稽首释义:古代行跪拜礼时,拜了又拜,叩头至地,表示高度尊敬。
    • 3.
      冤痛释义:⒈谓蒙受冤屈而悲愤沉痛。 汉 王充《论衡·感虚》:“何其冤痛相似而感动不同也。”晋 干宝《搜神记》卷三:“孤魂冤痛,自诉於天耳。”⒉指为他人感到冤屈悲痛。《三国志·魏志·杨俊传》:“黄初 三年,车驾至 宛,以市不丰乐,发怒收 俊。尚书僕射 司马宣王、常侍 王象、荀纬 请 俊,叩头流血,帝不许。俊 曰:‘臣知罪矣。’遂自杀。众冤痛之。”宋 何薳《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余观 嵇中散 被譖就刑,冤痛甚矣。”
    • 4.
      厥角稽首释义:厥角:叩头;稽首:叩头到底。古代最恭敬的礼节。
    • 5.
      受头释义:接受他人的叩头礼。
    • 6.
      叩拜释义:叩头下拜,一种旧式的礼节。
    • 7.
      叩安释义:叩头请安。
    • 8.
      后閤释义:⒈后门。《汉书·游侠传·陈遵》:“﹝刺史﹞突入见 遵 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閤出去。”颜师古 注:“以其前门关闭,故从后閤出之也。”《魏书·萧昭业传》:“昭业 独住 西州,每至昏夜,輒开后閤,与诸小人共至诸营署恣淫宴。”⒉后楼。《晋书·王敦传》:“乃开后閤,驱诸婢妾数十人并放之。”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七九:“都缘没箇 红儿 貌,致使轻教后閤开。”⒊见“后阁”。
    • 9.
      启颡释义:即稽颡。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
    • 10.
      啓颡释义:即稽颡。 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子张 有父之丧,公明仪 相焉;问启顙於 孔子。”《晋书·苻坚载记下》:“晋主 自当衔璧舆櫬,启顙军门。”《新唐书·于休烈传》:“侍中 裴光庭 曰:‘吐蕃 不识礼经,孤背国恩,今求哀启顙,许其降附。’”
    • 11.
      宽譬释义:宽慰劝解。 《后汉书·冯异传》:“自 伯升 之败,光武 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輒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 独叩头宽譬哀情。”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宋 朱熹《跋刘杂端奏议》:“同志之士,忧之过甚,恐其以是而不能鬱鬱以久也,则姑为是説以宽譬之,是乃忠君爱国之尤者。”清 戴名世《袁烈妇传》:“有从姑年八十餘,怜烈妇甚,夜则相从宿,而时时为宽譬之。”
    • 12.
      小妹子释义:对年轻女子的称呼。艾明之《火种》第一部第五章:“‘谢谢你啦!小妹子!’年纪大的那个弯下大拇指头,表示叩头道谢。”
    • 13.
      山呼释义:也说嵩呼。古代臣子祝颂皇帝的礼仪,三叩头,三呼万岁。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五色云起,拂马以随人;万岁山呼,从天而至地。”
    • 14.
      崩号释义:叩头号哭。
    • 15.
      崩角释义:⒈《书·泰誓中》:“百姓懔懔,如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紂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后因以“崩角”指暴虐的统治。⒉《孟子·尽心下》:“王曰:‘无畏,寧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焦循正义:“厥角是以角蹶地。若崩者,状其厥之多而迅也。”后因以“崩角”指叩头。
    • 16.
      扣额释义:犹叩头。
    • 17.
      扶服释义:⒈亦作“扶伏”。亦作“扶匐”。同“匍匐”。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礼记·檀弓下》:“《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诗·邶风·谷风》作“匍匐救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折軫。”《南史·隐逸传上·剡县小儿》:“因自投下牀,扶匐至母尸侧,顿絶而死。”元 揭傒斯《临川女》诗:“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王闿运《熊氏墓表》:“睋而有间,恭人暴卒,同官命妇,扶服救丧。”⒉趴伏于地。《汉书·霍光传》:“中孺 扶服叩头曰:‘老臣得託命将军,此天力也。’”《汉书·匈奴传下》:“呼韩邪 携国归化
    • 18.
      拜叩释义:跪拜叩头。
    • 19.
      拜稽首释义:叩头行礼。
    • 20.
      掖庭狱释义:汉 代宫中的秘狱。《资治通鉴·汉武帝后元元年》:“后数日,帝谴责 鉤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胡三省 注:“掖庭属少府,有祕狱,凡宫人有罪者下之。”清 唐孙华《夏重谈金陵旧事》诗:“詔付掖庭狱,见者为垂泪。”

叩头(kout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叩头是什么意思 叩头读音 怎么读 叩头,拼音是kòu tóu,叩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叩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