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首 [chū shǒu]
1. 自首。告发别人。
出首 引证解释
⒈ 自首。
引《晋书·华轶传》:“寻而 軼 败, 悝 藏匿 軼 二子及妻,崎嶇经年。既而遇赦, 悝 携之出首。”
宋 岳飞 《申府乞添差田明状》:“王太尉 先与水战见阵,少却之后,有首领 田明 率众前来 荆湖南北路 安抚司出首。”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我蹅门进去,姦夫走脱,小人将妻子杀了,今来出首。”
梁斌 《红旗谱》五二:“请你从中奔走一下吧,三天以内要他们自行出首,我负责释放他们。”
⒉ 检举;告发。
引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説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水浒传》第二回:“银子并书都拿去了,望 华阴县 里来出首。”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从部里发出文书来,把 卢信侯 放了,反把那出首的人问了罪。”
陶成章 《龙华会章程》:“譬如我们兄弟中有坏了良心,出首会中秘密的事件,我们是一定要劈死他的。”
国语词典
出首 [chū shǒu]
⒈ 举发他人的犯罪行为。
引《水浒传·第二回》:「银子并书都拿去了,望华阴县里来出首。」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从前李子梁在江苏任上,也遇著这种稀奇案件,是一个剃发匠出首的。」
⒉ 自首。
引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我踏门进去,奸夫走脱,小人将妻子杀了,今来出首。」
出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处释义:严厉处罚;严肃处理。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首改前弊》:“诸色人等出首,审实,首人重赏,本犯立行严处。”《人民日报》12:“北京市 严处分房建房中的违纪事件。”
- 2.
买出释义:⒈买通人出首作证。⒉招惹出;引起。
- 3.
倚阁释义:搁置,暂停。 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近者詔旨,凡积欠皆分为十料催纳,通计五年而足。圣恩隆厚,何以加此。而有司以谓有旨倚阁者,方得依十料指挥,餘皆併催。”宋 刘克庄《浪淘沙》词:“诗酒新来俱倚阁,孤负梅花。”《元典章·兵部一·逃亡》:“如能出首復业,与免本罪,将元抛事产,尽行给付,军役存恤三年,私债亦依民例,权行倚阁。”
- 4.
坊隅释义:街头巷曲。 《水浒传》第十二回:“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 杨志,逕投 开封府 出首。”《水浒传》第六六回:“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更有沉溺利欲之场,毁弃坊隅,节行亏丧者,亦著书鏤板,讥弹 陆 王,曰吾以趋时也。”
- 5.
填格释义:把必要的文字或数字填写到列有一定项目的表格或文件中。清 夏燮《中西纪事·五口衅端》:“有洋人在 寧波 市中以细故口角,擅杀 鄞县 平民二人,禀地方官相验填格,飭令交出首从凶犯。”
- 6.
情首释义:谓出首自白其情状。
- 7.
申白释义:⒈申明表白。 《晋书·司马休之传》:“但 康之 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 胡道,申白所怀。”明 冯梦龙《智囊补·术智·王敬则》:“敬则 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⒉禀明。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郊 尝居 歙州 某观,病痢,困剧,观主欲申白官司。”⒊申公 和 白生 的并称。申公、白生,鲁 人,皆受《诗》于 荀子 门人 浮丘伯,为 楚元王 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宋书·自序传·沉璞》:“吾远惭 楚元,门盈 申白 之宾;近愧 梁孝,庭列 枚 马 之客。”唐 罗隐
- 8.
番悔释义:反悔。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你若又番悔,我出首与夫人,你着我将简帖儿约下他来。”《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新荷:‘告恩王,钱原,许妾供养,妾亦怕他番悔,已拏了他上直朱红牌一面为信。’”《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就如 王仙客 与 刘无双 两个中表兄妹,从幼许嫁;年纪长大,只须 刘尚书 与夫人做主,两个一下配合了,有何可説?却又尚书番悔起来,千推万阻。”
- 9.
硃语释义:⒈帝王的朱笔批示。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保留宰相》:“御史 彭天承 露章弹之,其硃语云:‘辅臣遵旨自恪,邪臣献媚堪羞。’云云。”⒉官府的朱书批语。《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昨日老爷差人下乡拘唤小的们,见票上的硃语,是出首免罪事,打听差人説是 薛氏 出首他丈夫谋反。”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窝逃》:“审取逃人旗色主名并所逃月日,与窝家所供相合,径作出首逃人硃语申解,则部审虽其逃,而窝家亦免于流徙矣。”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一章:“无怪 张澜 破口大骂,口口声声叫把朱语写出来看!哼!这朱语却如何写,你
- 10.
讦首释义:出首告讦。
- 11.
诬妄释义:⒈谓以不实之词蒙骗人。清 方苞《辨明堂位》:“以是观之,凡言 成王 幼者,皆 莽 歆 之诬妄也。盖欲言 周公 践阼,则不得不言 成王 幼不能践阼耳。”鲁迅《坟·论睁了眼看》:“凡有缺陷,一经作者粉饰,后半便大抵改观,使读者落诬妄中,以为世间委实尽够光明,谁有不幸,便是自作,自受。”⒉谓以不实之词冤枉别人。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查立法太严,或混将元年以前所生者捏为元年以后,诬妄出首,牵连无辜,亦未可知。”孙中山《敬告同乡书》:“公等何不一察实情,而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己之欲推人之欲,而诬妄
- 12.
镇戍释义:⒈镇守,戍守。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夫 夏口,贼之衝要,宜选名将以镇戍之。”唐 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往年镇戍到 蘄州,楚 山萧萧笛竹秋。”《元典章·兵部一·逃亡》:“窝主隣佑人等不以镇戍军情为重,隐留在家宿食,不行出首。”⒉指驻防军的营垒、城堡。《北齐书·元景安传》:“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 强盛,虑或侵边。仍詔 景安 与诸军缘塞以备守。”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修默 避之,先往,至一镇戍,方息於逆旅,郊 续至。”
- 13.
需头释义:指章奏空出首幅,以供诏旨批答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