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鬼録 鬼録的意思
guǐ

鬼録

简体鬼録
繁体鬼录
拼音guǐ lù
注音ㄍㄨㄟˇ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ǐ,(1)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组词】:鬼魂。鬼魅。鬼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2) 阴险,不光明。【组词】:鬼话。鬼黠。鬼胎。(3)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组词】: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4)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组词】:鬼天气。(5)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组词】:鬼精灵。(6) 表示爱昵的称呼。【组词】:小鬼。机灵鬼。(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lù,(1) 記載,抄寫。【组词】:記録。載録。抄録。録供。(2) 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组词】:語録。目録。回憶録。(3) 採取,任用。【组词】:録取。收録。録用。甄録(經審查鑒別而任用)。

基本含义

指鬼神的记录,也用来形容恶劣的行为或邪恶的记录。

鬼録的意思

鬼録 [guǐ lù]

1. 亦作“鬼箓”。

2. 迷信者所谓阴间死人的名簿。

4. 指在鬼录,死亡。

鬼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鬼籙”。

⒉ 迷信者所谓阴间死人的名簿。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録,追思昔游,犹在心目。”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策 阴欲袭 许,迎 汉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策 曰:‘……今此子已在鬼籙,勿復费纸笔也。’即催斩之,县首於市。”
五代 刘兼 《蜀都道中》诗:“千载龟城终失守,一堆鬼録漫留名。”

⒊ 指在鬼录,死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过十日,皆鬼籙矣。”


国语词典

鬼録 [guǐ lù]

⒈ 死者的名籍。也作「鬼箓」。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


鬼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山资释义:亦作“山貲”。过隐居生活所需的费用。《南齐书·王秀之传》:“出为 晋平 太守,至郡期年,谓人曰:‘此邦丰壤,禄俸常充。吾山资已足,岂可久留以妨贤路。’”唐 唐彦谦《任潜谋隐之作》诗:“为问山资何次第,祗餘丹诀转凄凉。”宋 陆游《览镜有感》诗:“閲世久应书鬼録,强颜那復乞山资。”明 袁宏道《暑中舟行入村舍偕冷云及明教居士》诗:“官税租能给,山貲了不半。”
    • 2.
      鬼名释义:指死者的名册。语本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録。”《南史·柳津传》:“人或劝之聚书,津 曰:‘吾常请道士上章驱鬼,安用此鬼名邪!’”此憎称书。
    • 3.
      鬼箓释义:见“ 鬼録 ”。
    • 4.
      鬼録释义:⒈亦作“鬼籙”。 迷信者所谓阴间死人的名簿。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録,追思昔游,犹在心目。”《三国志·吴志·孙策传》“策 阴欲袭 许,迎 汉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策 曰:‘……今此子已在鬼籙,勿復费纸笔也。’即催斩之,县首於市。”五代 刘兼《蜀都道中》诗:“千载龟城终失守,一堆鬼録漫留名。”⒉指在鬼录,死亡。清 昭槤《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过十日,皆鬼籙矣。”

鬼録(gui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鬼録是什么意思 鬼録读音 怎么读 鬼録,拼音是guǐ lù,鬼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鬼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