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民 [rǎo mín]
1. 驯服百姓。语本《周礼·天官·太宰》:“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
3. 侵扰百姓。
扰民 引证解释
⒈ 驯服百姓。
引语本《周礼·天官·太宰》:“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
宋 王安石 《原教》:“善教者浹于民心,而耳目无闻焉,以道扰民者也。”
严复 《<原富>按语》:“此岂立治扰民者之所前知者耶!”
⒉ 侵扰百姓。
引《清史稿·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传》:“追议在 永昌 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品级。”
国语词典
扰民 [rǎo mín]
⒈ 骚扰人民。
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当有银台司范镇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
例如:「苛政扰民」。
扰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岁俭释义:年成歉收。《后汉书·窦武传》:“是时 羌蛮 寇难,岁俭民饥。”《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石磨》:“﹝ 吴兴 梅溪山 ﹞其上復有盘石,正圆如车葢,恒转如磨,声若风雨。土人号为石磨。转驶则年丰,迟则岁俭。”《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辽 以 上京 岁俭,復其民租税。”明 沉德符《野获编·邢部·遣使审恤之始》:“以岁俭民贫,差官不无扰民。”
- 2.
希言自然释义: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说话。此处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的意思。自然,独自演变、自我形成。希言自然:真正的“道”总是自然运行而勿须多“言”的。
- 3.
廉简释义:清廉简约。指不苟取,不扰民。
- 4.
扰怨释义:扰民惹怨。
- 5.
扰民释义:干扰居民,使无法正常生活:噪声扰民。
- 6.
投充释义:⒈投靠权势人家充当奴仆以得到庇护。《清会典事例·户部·户口》:“八年諭,投充人有生事扰民者,本主及该佐领,如知情皆连坐。”《清史稿·食货志一》:“其户下人祖父或係契买,或係 盛京 带来,或係带地投充,分别注明。”⒉投往充当。清 洪昇《长生殿·驿备》:“老爹,有一个投充女工的老婆子在外。”瞿秋白《赤都心史》六:“我初到 莫斯科 时曾经遇见一共产党,这次他去投充志愿军,也死在里面。”
- 7.
掇赚释义:哄骗。《水浒传》第六十回:“久闻 梁山泊 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因此特来拜投,如何故来掇赚将军?”明 王玉峰《焚香记·辨非》:“判官,与我逐一查那善恶文簿,要见何年月日有何人套写 王魁 家书,掇赚他夫妻离间。”《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要知 安公子 怎生开发那女子,那去找 褚一官 的两个骡夫回来,到底怎生掇赚 安公子,那 安公子 信也不信,从也不从,都在下回书交代。”
- 8.
无扰释义:⒈指心神没有受干扰。 ⒉谓不扰民。
- 9.
月进释义:唐德宗 时地方官吏为买宠而逐月进献财物。称为月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至 贞元 末,遂月有献焉,谓之月进。”《新唐书·食货志二》:“初,德宗 居 奉天,储畜空窘…… 朱泚 既平,於是帝属意聚敛,常赋之外,进奉不息。剑南西川 节度使 韦皋 有日进,江西 观察使 李兼 有月进。”宋 洪迈《容斋续笔·伾文用事》:“唐顺宗 即位,抱疾不能言,王伾、王叔文 以东宫旧人用事,政自己出,即日禁宫市之扰民、五坊小儿之暴閭巷,罢盐铁使之月进,出教坊女伎六百还其家。”
- 10.
科卖释义:政府依法专卖。 宋 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时岁旱虫孽,近甸艰食,中出縑帛五十万,科卖民间,取貲以市粟。”宋 戴埴《鼠璞·盐法》:“绍兴 用 何溥 请禁科卖仓盐,高宗 曰:盐虽居民间常用之物,科卖则为大害。”《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四年》:“福建路 建、剑、汀、邵武 四州军,科卖官盐,骚扰民户,可将本路钞盐尽罢。”
- 11.
纵兵释义:⒈发兵;出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 纵兵击之,大破 秦 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大辽水》:“公(曹操)登 白狼山 望 柳城,卒与虏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北军既知我遁,纵兵尾击,死伤者十八九。”⒉放纵兵士。《清史稿·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传》:“十七年,师还。追议在 永昌 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品级。”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军和 回纥 军进克东京,回纥 纵兵大掠。”
- 12.
老奸巨猾释义:形容世故深,极其奸诈狡猾。《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 老:老练。奸:奸诈。巨:大,引申为非常。猾:狡猾。
- 13.
遣官释义:派遣官员。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遣使审恤之始》:“廖恭敏 为刑部左侍郎,以岁俭民贫,差官不无扰民,但令抚按及按察司,自清刑狱,其遣官俟丰年再议。”
- 14.
酌中释义:折中;适中。《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赞》:“严严 申公,功名始终。文皇 题品,信谓酌中。”明 冯梦龙《智囊补·上智·严求》:“然羣校多从禽,聚饮近野,或搔扰民庶。上欲纠之以法,而方藉其材力,思得酌中之计,问於 严求。”清 林则徐《覆议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惟茶叶歷年所销,自三十餘万担至五十餘万担不等,现在议立公所,酌中定制,不许各夷逾额多运,即为箝制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