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气 同气的意思
tóng

同气

简体同气
繁体同氣
拼音tóng qì
注音ㄊㄨㄥˊ ㄑ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指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情感相通。

同气的意思

同气 [tóng qì]

1.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此指同胞兄弟。

宽其同气之罪。——唐·李朝威《柳毅传》

[of the same breath;]

同气 引证解释

⒈ 气质相同;气类相同。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吕氏春秋·应同》:“帝者同气,王者同义。”
高诱 注:“同元气也。”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一:“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⒉ 有血统关系的亲属,指兄弟姊妹。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凡匹夫一介,尚不忘簞食之惠,况臣居宰相之位,同气之亲哉!”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於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南朝 宋 鲍照 《请假启》:“臣实百罹,孤苦风雨,天伦同气,实惟一妹。”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唐太宗 以藩王夺长嫡,推刃同气。”

⒊ 犹同志。

曹亚伯 《武昌日知会之破案》:“﹝黄冈军学界讲习社﹞初为 黄冈 人之结合,迨成立半月以后,则不分县界,而广结同气,故其宣传甚有力。”


国语词典

同气 [tóng qì]

⒈ 气质相同或相近。

《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淮南子·本经》:「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⒉ 比喻同胞兄弟。

《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凡匹夫一介,尚不忘箪食之惠,况臣居宰相之位,同气之亲哉!」
《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你我虽非同气,实则异姓骨肉,恨不能以身相代。」


同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体积分数释义:假定能够把混合气体中的不同气体分开,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有一定的体积(其总和是混合气体的体积),各气体单独存在时的体积除以总体积即为其体积分数。
    • 2.
      共气释义:犹同气。指同胞兄弟。
    • 3.
      在原释义:《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因以“在原”指兄弟。《北齐书·元坦传》:“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义?”《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太宗 保字螟蛉,剿拉同气,既迷在原之天属,未识父子之自然。”宋 洪迈《容斋五笔·<汉书>多叙谷永》:“予亡弟 景何 ……尝见 梁弘夫 诵《汉书》,即云:‘唯 谷永 一人,无处不有。’弘夫 验之於史,乃服其説。今五十餘年矣,漫摭 永 诸所论建,以渫予在原之思。”
    • 4.
      地户释义:地的门户。 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天运歷纪,千岁一至,黄帝 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於地户。”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吴 越 二邦,同气同俗,地户之位,非 吴 则 越,乃入 越。”《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原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足东南,是地户。”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银衡用九,天门厌西北之荒;铜盖虚三,地户坼东南之
    • 5.
      应求释义:应和,响应。 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多用于指响应征召。
    • 6.
      患难与共释义: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7.
      抚训释义:犹抚教。《周书·李贤传》:“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篤。”《周书·宇文深传》:“从弟 神举、神庆 幼孤,深 抚训之,义均同气。”
    • 8.
      气类释义:⒈意气相投者。语本《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至於臣者,人道絶绪,禁固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乃望交气类,脩人事,叙人伦。”《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刘良 注:“气类,谓同气相求,方以类聚也。”清 赵翼《再简稚存》诗:“固知声名播,兼恃气类联。”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作者虽然单独执笔,气类则决不只一人,用‘我们’来说话,是不错的。”⒉气质同类者。唐 白居易《秋蝶》诗:“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资治
    • 9.
      法相释义:⒈古代皇宫选择妃嫔、宫女所规定的标准相貌。《后汉书·皇后纪序》:“汉 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阳 乡中閲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隋书·列女传·襄城王恪妃》:“妃姿仪端丽,年十餘,以良家子合法相,娉以为妃。”《北史·王世充传》:“帝愈喜,因密令 世充 閲观诸女,资质端丽合法相者,取正库及应入京物以聘纳之。”⒉旧时指骨法、相貌。汉 王充《论衡·骨相》:“类同气钧,性体法相固自相似。”汉 王充《论衡·骨相》:“故 范蠡、尉繚
    • 10.
      芒芒释义:⒈广大辽阔貌。《诗·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 敷下土方。”晋 陆云《荣启期赞》:“芒芒至道,天启德心。”清 顾炎武《山海关》诗:“芒芒 碣石 东,此关自天作。”⒉悠远貌;久长貌。《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杜预 注:“芒芒,远貌。”三国 魏 嵇康《太师箴》:“故君道因然,必托贤明。芒芒在昔,罔或不寧。”宋 陆游《寓怀》诗:“芒芒百年梦,底物堪控摶?”⒊迷茫;模糊不清。芒,通“茫”。《文子·上仁》:“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天同气。”汉武帝《悼李夫人赋》:“驩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
    • 11.
      讫成释义:完成;终成。 宋 王珪《内外待制制》:“鸿仪讫成,纯貺丕格。”金 张玮 等《大金集礼·追加谥号上·天会三年奉上太祖谥号》:“皇帝陛下以同气之亲,隆奉先之孝,诞布圣武,讫成代功。”清 汪婉《翰林院修撰缪公墓志铭》:“故侍讲讫成通儒,而最后遂受天子非常之知。”
    • 12.
      连气释义:⒈犹同气。⒉犹连贯。
    • 13.
      阅川释义:晋 陆机《叹逝赋》:“悲夫!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后以“閲川”比喻年华。唐 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铭》:“皇上念同气之致美,感閲川之永谢。”

同气(tong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气是什么意思 同气读音 怎么读 同气,拼音是tóng qì,同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