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四聪 四聪的意思
cōng

四聪

简体四聪
繁体四聰
拼音sì cōng
注音ㄙˋ ㄘ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cōng,(1) 听觉。【组词】:失聪。(2) 听觉灵敏。【组词】:耳聪目明。(3) 心思灵敏。【组词】:聪明。聪睿。聪慧。聪颖。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五官聪明敏锐。

四聪的意思

四聪 [sì cōng]

1. 能远闻四方的听觉。

3. 指三国魏夏侯玄等四人。

四聪 引证解释

⒈ 能远闻四方的听觉。

《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
孔颖达 疏:“达四方之聪,使为己远听四方也。”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闢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芻蕘之谋虑。”
唐 刘禹锡 《贺赦表》:“耳达四聪。”

⒉ 指 三国 魏 夏侯玄 等四人。

《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明帝 恶之,免 诞 官。”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当世俊士散骑常侍 夏侯玄,尚书 诸葛诞、邓颺 之徒,共相题表,以 玄 畴 四人为四聪, 诞 备 八人为八达。”


四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愤郁释义:愤恨抑郁。 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自到 西京 以来,朝夕伏听朝廷惟新之政,以为必务明四目,达四聪,以发天下积年愤鬱之志。”《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鲍叔牙 愤鬱发病而死,齐 事从此大坏矣。”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媚 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鬱成疾。”
    • 2.
      沃心释义:谓使内心受启发。 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唐 元稹《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
    • 3.
      百揆释义:⒈总理国政之官。 《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蔡沉 集传:“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 唐 虞 有之,犹 周 之冢宰也。”《旧唐书·代宗纪》:“唐 虞 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宋 王安石《夔说》:“将有治于天下,则可以无相乎,故命 禹 以宅百揆也。”明 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昔者 帝舜 起匹夫,摄百揆。及为天子,闢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好问,好察邇言。”⒉指各种政务。《后汉书·张衡传》:“百揆允当,庶绩咸熙。”《旧唐书·卢杞传》:“吉州 长史 卢杞,外矫俭简,内藏奸邪,三年擅权,百揆失
    • 4.
      辟门释义:⒈开门。⒉语本《书·舜典》:“询于四岳,闢四门。”孔颖达疏:“开四方之门,大为仕路,致众贤也。”后用“辟门”谓广罗贤才。⒊《书·舜典》:“闢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开闢四方之门未开者,广致众贤。”后遂以“闢门”指广开贤路。访求人材。
    • 5.
      达聪释义:⒈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明鉴四方。⒉使通畅;使疏通。
    • 6.
      题表释义:标榜,吹嘘。《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免 诞 官”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魏晋世语》:“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 夏侯玄、尚书 诸葛诞、邓颺 之徒,共相题表。”《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尚书 琅邪 诸葛诞、中书郎 南阳 邓颺 等相与结为党友,更相题表,以散骑常侍 夏侯玄 等四人为四聪,诞 辈八人为八达。”

四聪(sic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四聪是什么意思 四聪读音 怎么读 四聪,拼音是sì cōng,四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四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