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弹冠 弹冠的意思
dànguān

弹冠

简体弹冠
繁体彈冠
拼音dàn guān
注音ㄉㄢˋ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n tán,(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组词】: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组词】:弹劾。弹纠。讥弹。

guān guàn,(1) 帽子。【组词】: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组词】: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1) 把帽子戴在头上。【组词】:沐猴而冠。(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组词】:冠军。(3) 姓。

弹冠的意思

弹冠 [dàn guān]

1. 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2.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3. 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5. 指为官。

弹冠 引证解释

⒈ 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⒉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⒊ 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唐 襄阳 孟浩然,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⒋ 指为官。参见“弹冠相庆”。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


国语词典

弹冠 [dàn guān]

⒈ 弹除帽子上的灰尘。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⒉ 整理帽冠。语出比喻准备出仕做官。

《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杨俊传》:「自初弹冠,所历垂化。」


弹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弹冠相庆释义:《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 2.
      振缨释义:⒈犹弹冠。谓出仕。⒉犹濯缨。谓隐遁。
    • 3.
      濯缨弹冠释义: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比喻准备出仕。
    • 4.
      王贡弹冠释义: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5.
      王贡释义:⒈指古代少数民族按时向天子朝贡。北狄嗣君继位始一朝见曰王:南夷六年一朝见曰贡。《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故要荒之君,必奉王贡。”胡三省 注引《国语》:“祭公谋父 曰:‘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要服者贡,荒服者王。’”⒉汉 王吉 与 贡禹 的并称。《汉书·王吉传》:“吉 与 贡禹 为友,世称‘王阳(王吉 字 子阳)在位,贡公 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耻令 谭 青 专面地之篤,不使 王 贡 擅弹冠之美。”唐 吕温《代辛将军与普润刘尚书书》:“虽 管 鲍 在 齐,载深知我之感;王
    • 6.
      相庆弹冠释义: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 7.
      祥琴释义:古代丧祭礼,谓亲丧大祥祭日为节哀而弹奏素琴。 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又《丧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郑玄 注:“鼓素琴,始存乐也。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颖达 疏:“大祥之日,得鼓素琴,告教其民使衰有终极也。”宋 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祥琴虽未调,餘悲不敢留。”明 思宗《闲坐》诗:“圣代自能调化瑟,孤生未忍治祥琴。”清 赵翼《服阕后亲友多劝赴官》诗之一:“祥琴才罢忍弹冠,多少锣声促上竿。”参见“大祥”。
    • 8.
      纻衣释义:苧麻所织之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於 郑,见 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縞带,子产 献紵衣焉。”杜预 注:“吴 地贵縞,郑 地贵紵,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后用为友朋交谊之典。《后汉书·朱穆传论》:“若夫文会辅仁,直谅多闻之友,时济其益,紵衣倾盖,弹冠结綬之夫,遂隆其好,斯固交者之方焉。”唐 韦应物《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诗:“紵衣岂寒御,蔬食非飢疗。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
    • 9.
      誓带释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 河 如带,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后以“誓带”指功臣爵禄,世代永传。宋 范仲淹《淡交若水赋》:“情深结綬,远思誓带之流;志在弹冠,潜动濯缨之感。”
    • 10.
      起疾释义:⒈病中起用,以表对其人的重视。北周 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诗:“枚乘 还起疾,贡禹 遂弹冠。”倪璠 注:“《汉书》曰:‘梁 客皆善属词赋,乘 尤高。孝王 薨,乘 归 淮阴。武帝 自为太子闻 乘 名,及即位,乘 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徵 乘,道死。’”⒉犹起病,使病者恢复健康。宋 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臣虽至愚,窃论今日之事,恐其由前之时而处以后之势,用后之术而求前之功,补泻杂医,不能起疾,禾莠参种,迄靡丰年,此所谓治国之意当先明者也。”⒊引起祸患。《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李膺 諫曰:‘使君前有严敌

弹冠(dan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弹冠是什么意思 弹冠读音 怎么读 弹冠,拼音是dàn guān,弹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弹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