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衣 [zhě yī]
1. 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3. 指囚犯,罪人。
赭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引《荀子·正论》:“杀,赭衣而不纯。”
杨倞 注:“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杀之,所以异於常人之服也。”
《史记·田叔列传》:“唯 孟舒、田叔 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 赵王敖 至 长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緑其巾以示辱,盖古赭衣之意。”
清 宋琬 《诏狱行》:“白骨交撑裹赭衣,残骸谁敢收黄土?”
⒉ 指囚犯,罪人。
引汉 贾山 《至言》:“赭衣半道,羣盗满山。”
《梁书·武帝纪中》:“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赭衣无容足,南房并北房。”
清 丁澎 《风霾行》:“秦 时赭衣常塞路,日蚀星移失恒度。”
国语词典
赭衣 [zhě yī]
⒈ 古代囚犯所穿的红色衣服。后借为囚犯的代称。
引《汉书·卷二三·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例如:「赭衣塞涂」。
赭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成市释义:⒈使市场物价均平。《周礼·地官·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郑玄 注:“成,平也。”贾公彦 疏:“质人主为平定之,则有常估,不得妄为贵贱也。”⒉像市场一样。比喻众多。《汉书·刑法志》:“姦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⒊形成市场。《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齐 季陵迟,官方淆乱,鸿都 不纲,西园 成市。”李善 注引 荀悦《汉纪》:“灵帝 即位,太后临朝,於 西园
- 2.
杵臼释义:⒈杵与臼。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六韬·农器》:“战攻守御之具尽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钁鍤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东厢石山犹传杵臼之跡。庭中亦有旧宇处,尚髣髴前基。”唐 杜甫《九成宫》诗:“苍石八百里,崖断如杵臼。”⒉以杵捣臼。《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二人諫,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碓舂於市。”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高肱举杵,正身而舂之。”《南史·宋纪上·武帝》:“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唐 张籍《太白老
- 3.
胥靡释义:古代服劳役的奴隶或刑徒。亦为刑罚名。《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则劲拔(杀)之,不格者则係操(纍)而归,丈夫以为僕圉、胥靡。”《庄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成玄英 疏:“胥靡,徒役之人也。”《吕氏春秋·求人》:“傅説,殷 之胥靡也。”高诱 注:“胥靡,刑罪之名也。”《汉书·楚元王刘交传》:“王 戊 稍淫暴……二人諫,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颜师古 注:“联繫使相随而服役之,故谓之胥靡,犹今之役囚徒以锁联缀耳。”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 曰:‘禰衡 罪同
- 4.
被赭贯木释义:穿囚衣,戴刑具。 古代囚衣赤褐色,称“赭衣”。刑具加在颈上手上足上,称“三木”。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雖 李紱、孫嘉淦 之無過,猶一切被赭貫木以挫辱之。”
- 5.
赤衣释义:⒈红色衣服。古代显贵者所穿。⒉赭衣。古代罪犯所穿。因亦借指犯人。
- 6.
赭墨释义:服赭衣,受墨刑。指刑罚。
- 7.
赭徒释义:囚徒,犯人。 因身穿赭衣,故称。
- 8.
赭服释义:即赭衣。
- 9.
赭衣半道释义:赭衣:古代囚犯穿的衣服,赤褐色。穿囚服的人很多。形容犯罪的人多。
- 10.
赭衣满道释义:zhě yī mǎn dào 成语解释:赭衣:古代囚犯穿的衣服,赤褐色。穿囚服的人很多,充满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