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 [shèng shàng]
1. 封建时代臣民对在位的皇帝的尊称。
例圣上有旨。
英[emperor;]
圣上 引证解释
⒈ 君主时代对在位皇帝的尊称。
引汉 班固 《典引》:“是时圣上固以垂精游神,苞举艺文。”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圣上軫不憗之悲,具僚兴云亡之叹。”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今日圣上临轩策士,只得在此祗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老夫职居本兵,每以不能克復中原为耻,圣上命俺督师 江 北,正好戮力报効。”
国语词典
圣上 [shèng shàng]
⒈ 古时对天子的尊称。
引《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某早晚趋侍圣上而已,并不干与国政。」
圣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正修书院释义:亦作“丽正书院”。 又称集贤殿书院。唐 始置,为中央掌管刊辑、校理经籍,搜罗遗逸图书,承旨撰集文章的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开元 ﹞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脩书院……十二年,东都 明福门 外亦置丽正书院。十三年,改丽正脩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宋 戴埴《鼠璞》卷上:“今行在内南门名曰 丽正。本取重离丽正之义。然丽正乃 唐 集贤院名,张説 谓丽正乃礼乐之司。丽正书院,开元 五年建,十三年改为集贤院。”亦省称“丽正”。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圣上崇儒重德,亲自讲论,刊校图书,详延学者,今之丽正,即是圣
- 2.
同官释义:⒈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唐 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才子风流 苏伯玉,同官晓暮应相逐。”宋 辛弃疾《摸鱼儿》词序:“淳熙 己亥,自 湖北 漕移 湖南,同官 王正之 置酒 小山亭,为赋。”明 屠隆《綵毫记·脱靴捧砚》:“臣不知圣上呼召,与同官共醉酒楼,死罪!死罪!”《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补翁 是方外人,无须忌讳。”⒉官职名位相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又与吾同官而专之。”杨伯峻 注:“同为公族大夫而专任其事
- 3.
巡仗释义:指仪卫,仪仗。《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行礼之次,差官巡仗至城门,雨大霔,独泰坛无有。此皆圣上寅畏格于上天,天意昭答,宜宣付史馆。”
- 4.
当宁释义:处在门屏之间。宁,古代宫室门内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诸侯的朝见。《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孔颖达 疏:“天子当宁而立者,此为春夏受朝时也。宁者,《尔雅》云:‘门屏之间谓之宁。’郭 注云:‘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后以“当宁”指皇帝临朝听政。南朝 陈 徐陵《陈公九锡文》:“酬庸报德,寂尔无闻,朕所以垂拱当宁,载惭怀悸者也。”唐 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圣上﹞受禪当宁,而光大前烈;垂统拜璧,而慎寧后嗣。”宋 陈亮《论开诚之道》:“平居则何官不可为,缓急则何人不退缩!是宜
- 5.
明上释义:犹圣上。对君王的尊称。
- 6.
议曹释义:⒈郡守的属吏。《汉书·循吏传·龚遂》:“数年,上遣使者徵 遂,议曹 王生 愿从。”《南史·崔慧景传》:“徧游公卿,仕至 扬州 议曹从事。”⒉官署名。掌言职。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唐 道宣《叙任道林辨周武帝<除佛法诏>》:“今圣上允可,议曹奏决,上下含和,定无异趣。”明 李东阳《次青谿岁祫享韵》:“祧庙有灵归祫祭,议曹无力预官寮。”
- 7.
贪贤释义:渴求贤才。唐 韩愈《论孔戣致仕状》:“今 戣 幸无疾疹,但以年当致事,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於义,而有贪贤之美。”宋 朱松《贺谢参政除万寿侍读启》:“西学贪贤,方渴謨猷之苦;殊庭庀职,聿彰体貌之隆。”宋 王安石《与王宣徽书》:“圣上贪贤,想必未遂高怀。”
- 8.
遹追释义:遵循继承。《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郑玄 笺:“乃述追 王季 勤孝之行,进其业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继以 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胡三省 注:“遹,述也,遵也。”宋 岳珂《桯史·苏葛策问》:“圣上懋建大中,克施有政,忠恕崇厚,同符昭陵,综覈励精,遹追寧考。”明 张居正《御制纪》:“彼 汉 歌《大风》,唐 赋《庆善》,止以夸詡疆盛,愴怀往昔已尔,遹追来孝,未之闻焉。”
- 9.
避殿损膳释义: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宋 李纲《贴黄奏议》:“避殿损膳,告于天地宗庙社稷,所以畏天戒也。”宋 赵昇《朝野类要·典礼》:“避殿损膳:昔时水旱祈祷未应,并天变星象,边鄙未寧,则圣上有避正殿、减常膳之谦礼。”《宋史·徽宗纪二》:“﹝ 崇寧 五年﹞乙巳,以星变避殿损膳,詔求直言闕政。”
- 10.
酿祸释义:酿成祸患。清 孙枝蔚《潼关》诗:“蒙恩非一将,酿祸到今年。”清 洪昇《长生殿·权哄》:“前日曾奏圣上,説他狼子野心,面有反相,恐防日后酿祸,怎奈未见听从。”
- 11.
隆眷释义:深厚的顾念,特别的看重。南朝 梁 江淹《知己赋》:“吐情志而深赏,忘年齿而隆眷。”《三侠五义》第十四回:“这都是圣上隆眷过重,使我声名远播於外,故此招忌。”《平山冷燕》第二回:“小姐开言道:‘既是圣恩隆眷,有此厚赐,孩儿理当望闕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