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 [róng guāng]
1. 荣誉;光彩。
英[ glory; ]
2. 彩色的云气,古人认为是祥瑞之兆。
英[ cloud; ]
3. 花木的光泽。
英[ lustre; ]
荣光 引证解释
⒈ 五色云气。古时迷信以为吉祥之兆。
引《初学记》卷六引《尚书中候》:“荣光出 河,休气四塞。”
《南齐书·陆澄传》:“永明 中,天忽黄色照地,众莫能解。 摛(王摛 )云是荣光。 世祖 大悦,用为 永阳郡。”
清 钱谦益 《送刘编修鸿训颁诏朝鲜》诗之三:“金函玉节日边行, 辽海 荣光接 汉 京。”
⒉ 指花木的光泽。
引宋 苏轼 《哨遍·春词》词:“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迴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
⒊ 敬称尊者容颜。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生逢其日,得见皇上帝荣光,尔世人何其大幸?”
⒋ 光荣,荣耀。
引唐 李白 《大猎赋》:“方将延荣光於后昆,軼玄风於邃古。”
王琦 注:“荣,荣名也。光,光华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
国语词典
荣光 [róng guāng]
⒈ 祥瑞之气。
引《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天忽黄色照地,众莫能解。摛云是荣光。世祖大悦,用为永阳郡。」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方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青云浮雒,荣光塞河。」
⒉ 荣耀。
引唐·李白〈大猎赋〉:「方将延荣光于后昆,轶元风于邃古。」
荣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光荣释义:⒈由于做了有利于人民的和正义的事情而被公认为值得尊敬的:光荣之家。 光荣入党。光荣牺牲。⒉荣誉:光荣归于祖国。
- 2.
荣誉释义:光荣的名誉:荣誉感。 荣誉称号。爱护集体的荣誉。
- 3.
名誉释义:⒈名声:爱惜名誉。⒉属性词。名义上的(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名誉会员。名誉主席。
- 4.
声望释义: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社会声望。声望很高。
荣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仪释义:演习礼仪。《左传·昭公五年》:“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於礼,不亦远乎?”唐 韩愈《董公行状》:“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清 吴荣光《吾学录·乡饮酒礼》:“前一日执事者於儒学之讲堂,依图陈设坐次,司正率执事诸生习仪。”
- 2.
休气释义:祥瑞之气。 汉 班固《白虎通·封禅》:“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唐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宋 沉遘《奉祠西太乙宫赋》:“休气之充分,轮囷而蜿蜒。”明 杨慎《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扆瞻休气近,钟叩德音隆。”
- 3.
巡船释义:清 水师巡防船只。供警戒、缉私等用。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其突增至二十五艘,烟二万箱者,则在 道光 六年,两广 总督 李鸿宾 设巡船之后,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清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风俗》:“盐捕巡船借缉私,孤商拉劫 浦江 时。”郑振铎《桂公塘》十二:“巡船搁浅在泥滩上,急切的下不了水,便也不来追。”
- 4.
拆鱼头释义:杨为珍、郭荣光主编的《红楼梦辞典》说:“比喻处理和排解复杂难办的事情。拆,在此处读 zhái,分解、清理。
- 5.
无上荣光释义:没有更高的荣光了。
- 6.
殿阁释义:⒈殿堂楼阁。《汉书·王莽传下》:“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 长安,入 未央宫,缘殿阁。”唐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荣光飘殿阁,虚籟合笙竽。”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树木丛阴中,殿阁屹然四五所。”⒉宋 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 集贤殿、右文殿 之类。明 清 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 明 之 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清 之 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顺治 十五年,改内
- 7.
荣光释义:荣耀;光荣:无上荣光。
- 8.
调年释义:谓四季风雨调匀。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百神嗟仰,千佛称传。荣光动照,玉烛调年。”参见“玉烛。”
- 9.
身光释义:⒈佛教语。指佛身所发出的光明。亦泛指身上的光华。⒉谓身受荣光。
- 10.
郊廛释义:亦作“郊鄽”。郊野与市廛。统指城内外。《陈书·高祖纪上》:“荣光曖曖,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唐 王勃《三月曲水宴得烟字》诗:“縈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明 何景明《上李石楼方伯》诗:“薇花当省署,棠蕚满郊鄽。”清 钮琇《觚賸·粤社以榕》:“郊廛乡遂,无不有社,社皆依榕而立。”
- 11.
郊歌释义:天子郊祀之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并荣光於瑞典,登郊歌乎司律。”吕向 注:“汉 得天马作歌云:‘天马来,龙之媒。’此皆入於律吕,登於郊歌。”《隋书·音乐志上》:“各扬庙舞,自造郊歌,宣畅功德,辉光当世。”唐 吕温《代百官进农书表》:“丰年屡荐于郊歌,嘉瑞继书于国史。”参见“郊祀歌”、“郊庙歌”。
- 12.
金轮释义:⒈佛教语。“轮”(梵语Cakra),是 印度 古代战争用的一种武器。印度 古传说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宝,预示他将来的无敌力量。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感得金轮宝者,为金轮王,乃四轮之首,领东南西北四大洲。唐 王勃《释迦佛赋》:“盖以玉輦呈瑞,金轮啟图。”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至 宣和 末,又以方士 刘知常 所鍊金轮,颁之天下 神霄宫,名曰神霄宝轮。知常 言其法以水鍊之成金,可镇分野兵饥之灾。”清 赵翼《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诸佛也应投地拜,荣光万丈耀金轮。”⒉轮形之金刚。唐
- 13.
録纪释义:图箓预示之年代。 録,通“籙”。《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尚书中候》:“帝尧 即政,荣光出 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緑色,甲似龟背,五色,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録纪,兴亡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