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度 [bā dù]
1. 在音乐中,相邻的音组中相同音名的两个音,包括变化音级,称之为八度。
八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低八度释义:意指比标出的低一个八度来演奏——音乐的指示用语
- 2.
八度释义:在音乐中,相邻的音组中相同音名的两个音,包括变化音级,称之为八度。
- 3.
半音释义:音乐上把一个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等份,两个相邻音之间的音程叫半音。
- 4.
协和释义:⒈使协调融洽。⒉指两音或两音以上同时发音的音响效果。有协和与不协和之分。通常认为八度、五度、四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为协和;七度、二度和增减音程为不协和。
- 5.
唱名释义:⒈歌唱时,常用七个拉丁文的音节——do、re、mi、fa、sol、la、si(或ti)作为唱名,以便发音和区别音的高低。中国工尺谱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作为唱名,六、五、乙的低八度音则唱作合、四、一。⒉大声点名:唱名表决。
- 6.
土王用事释义:每季最后十八度。
- 7.
工尺谱释义: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常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1、2、3、4、5、6、7;高八度各音加“亻”旁为标记,如 、 、 标为仩、伬、仜;低八度各音除六、五、乙分别改用合、四、一外,余均以最末一画带撇以示区别,如 、 、 标为 ;并以“、”“○”“·”等多种记号做板眼节奏符号。尺(chě)。
- 8.
排钟释义:⒈由一些各种长度的金属棒或管构成的当敲击时发出类似不同大小的钟的声音的打击乐器。⒉一套以半音音列定音至少有两个八度的钟,以键盘控制的锤子敲击而发音,每分钟被调得与其它钟处于和谐状态。⒊利用电子扩大击打各种形状小金属棒的音响以模仿排钟的乐器。
- 9.
曚影释义:日出之先与日落之后,距地平线十八度内之亮光,谓之“曚影”。
- 10.
林皋释义:⒈语出《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后因以“林皋”指山林皋壤或树林水岸。 宋 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官间得胜日,杖屨之林皋。”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每於河冰冻后,近京贫民,於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牀以餬口。遇雪满林皋,坐拖牀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在西湖寄都中同年》云:‘星河云海望迢迢,八度花朝与雪朝……岂是升沉关气类,轻舟相继返林皋。’”⒉指树林高阜,犹山林。明 陆采《明珠记·买药》:“留连不忍出林皋,叹仙俗难遭。”
- 11.
玄枵释义:⒈十二星次之一。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女、虚、危三宿,与十二辰相配为子,与占星术的分野相配为 齐。《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玄枵,虚中也。”杨伯峻 注:“玄枵有三宿,女、虚、危。虚宿在中。”《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虚危”唐 张守节 正义:“虚二星,危三星,为玄枵,於辰在子,齐 之分野。”《晋书·天文志上》:“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度为玄枵,於辰在子,齐 之分野,属 青州。”明 末以十二次翻译 欧洲 传入的天文学中的“黄道十二宫”,玄枵相当于“宝瓶宫”。⒉亦作“玄嚣”。传说中古代部落首领 帝喾 的祖父。《孔子家语·
- 12.
瓮声释义:钟全震时发出的比其基音低一个八度的嗡嗡声。
- 13.
短笛释义:⒈佤族吹奏乐 器。竹制,一端有吹口,横吹。音色高亢明亮。⒉西洋管乐器。比长笛高一个八度。是木管乐器中的最 高音乐器。
- 14.
简谱释义:音乐的一种记谱法。用1、2、3、4、5、6、7七个阿拉伯数字作音符;上方或下方加小圆点,表示高八度或低八度;右方和下方加短横线,右方加附点,表示时值长短;0作休止符。
- 15.
转回释义:用一个第八度音使低音调上升或使高音调下降。
- 16.
雪朝释义:下雪天。唐 杨巨源《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诗:“皎洁青莲客,焚香对雪朝。”唐 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 霍嫖姚。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叶葱奇 疏注:“顺説便是:‘五年从事’幕府以来,不问‘花朝’与雪后,彼此没有一天不和‘珠履翠翘’的人相接近的。”《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王梦楼《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星河云海望迢迢,八度花朝与雪朝。”
- 17.
音程释义:两音在高度方面的距离。 音程有度数差别和性质差别。度数有一度、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还有超过八度的九度、十度、十一度等。性质有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音程、减音程。
- 18.
音阶释义:指音乐调式中从主音到其八度音之间的各音,按音高次序排列而成的音列。简谱记为123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