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臣 [biān chén]
1. 亦作“邉臣”。
3. 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
边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邉臣”。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
引唐 贾岛 《颂德上贾常侍》诗:“边臣説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夏雷。”
宋 苏辙 《上皇帝书》:“既而邉臣失律,先事轻发,亦既入践其国,係虏其民矣。”
清 邓显鹤 《书楚宝增辑<熊襄愍传>后》:“夫同一边臣,才地相近,而成败祸福相反若此。”
边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兴爲释义:举办;施为。《史记·孝武本纪》:“綰、臧 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宋 司马光《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今窃闻陛下復召 种諤 等诣闕引对,不知陛下欲何所兴为?”
- 2.
养募释义:招募蓄养。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三年》:“由是边臣皆富於财,得以养募死士,使为间谍,洞知敌情。”
- 3.
振厉释义:⒈凌厉;迅猛。三国 魏 阮籍《东平赋》:“云电相干,长风振厉,萧条太原。”唐 牛僧孺《玄怪录·岑顺》:“俄然鼓角四起,声愈振厉。”清 周亮工《书影》卷七:“国势尊隆,兵威振厉。”⒉亦作“振励”。奋勉;振作。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 荆 襄 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明 张居正《请谕戒边臣疏》:“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清 吴敏树《与朱伯韩书》:“是以区区思自振励,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
- 4.
敦信释义:⒈犹笃信。 《逸周书·太子晋》:“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⒉尊重信义。《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雄州 奏 辽 改筑 新城。帝谓辅臣曰:‘景德 誓书有无创修城池之约,今此何也?’陈尧叟 曰:‘彼先违誓修城,亦此之利也。’帝曰:‘岂若遗利而敦信乎?宜令边臣詰其违约,止之。’”
- 5.
荷校释义:以肩荷枷。即颈上带枷。校,枷。《资治通鉴·后梁均王乾化三年》:“庚辰,晋王 发 幽州,刘仁恭 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明 刘元卿《贤奕编·方正》:“﹝ 吴廷举 ﹞又以事忤逆 瑾,被逮荷校九日,死而復甦。”清 魏源《圣武记》卷四:“兼以 苏成 激变、高朴 败检之后,宗室侍卫骚扰荷校之餘,朝廷常慎选边臣。”
- 6.
行文书释义:发布公文。 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 贞元 ﹞末年,不復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於两市并要闹坊,閲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歛手付与。”《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陈御史 ﹞便行文书,仰 石城 县提 梁尚宾 妻严审,仍追餘赃回报。”亦省作“行文”。明 张居正《请谕戒边臣疏》:“臣愚伏望特勅兵部,令其行文各边总督镇巡等官,秋防在邇,比常务要倍加儆备,庶可永保无虞。”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姊名 宛玉,嫁 淮北 程 家,与夫不协,私行脱逃,山阳 令行文关提。”《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消几日,早问
- 7.
贾勇释义:语本《左传·成公二年》:“齐 高固 入 晋 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繫桑本焉。以徇 齐 垒,曰:‘欲勇者,贾余餘勇。’”杜预 注:“贾,卖也。言己勇有餘,欲卖之。”后以“贾勇”为鼓足勇气的意思。南朝 宋 何承天《鼓吹铙歌·雍离》:“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宋 苏轼《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赵光荣《里湖纪游》诗:“冒险越陂陁,贾勇一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