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 [guài dàn]
1. 怪异无稽,荒唐离奇。
例这一切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长江三峡》
英[weird; absurd; strange;]
怪诞 引证解释
⒈ 离奇荒诞。
引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发言则嗤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又小説云,术士 罗公远 导 明皇 入月宫,闻之尤甚怪诞,不足为证。”
明 王琼 《双溪杂记》:“甚至杂以詼谐之语、怪诞之事者亦有之矣。”
郭小川 《山中》诗二:“冷漠、寂静、安详,一切都似乎是这样怪诞和反常。”
国语词典
怪诞 [guài dàn]
⒈ 古怪、荒谬。
引《红楼梦·第六三回》:「若问宝钗去,他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
近荒诞 神怪
怪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妄诞释义:⒈虚妄不实。《汉书·朱买臣传》:“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视其印,会稽 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朱子语类》卷二七:“圣人虽有心,也自是不欺誑,不妄诞。”⒉荒诞不经。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本事词载榴花事极鄙俚,诚为妄诞。”《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尝思圣人之不语怪,以怪之行事近乎妄诞而不足为训。”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⒊狂妄,放肆。明 朱鼎《玉镜台记·王敦
- 2.
神怪释义:神仙和鬼怪:神怪小说。
- 3.
荒唐释义:⒈(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荒唐之言。荒唐无稽。这个想法毫无道理,实在荒唐。⒉(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 4.
荒诞释义: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情节荒诞。
怪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乖歧释义:怪诞歧异。
- 2.
乖诡释义:奸滑怪诞。
- 3.
倒错释义:颠倒错乱。《列子·周穆王》:“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使前人迷乱失心,倒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晋书·刘毅传》:“今之中正……上欺明主,下乱人伦,乃使优劣异地,首尾倒错。”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发言则嗤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
- 4.
凶怪释义:悖逆怪诞。
- 5.
古今谭概释义:又名《谈概》、《古今笑》。 明代文言小说集。冯梦龙编。分迂腐、怪诞等三十六门。多取材正史,又夹杂稗官野史、笔记丛谈。其中不少故事为后来“三言”、“二拍”所取材。
- 6.
嗜痂成癖释义:嗜:爱好。 痂:疮口或伤口表面凝结的硬壳。比喻爱好怪诞的事物已成为一种癖好。也说嗜痂之癖。
- 7.
夏虫释义:⒈夏天的虫。唐 元稹《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正鸣晓……草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章炳麟《菌说》:“麋鹿食荐,夏虫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长乎其时,则自以为适矣。”⒉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况於全百年者,万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隋书》:“宋 以后人不知古义,以纬书为怪诞,妄詆 郑君,亦夏虫之见矣。”参见“夏虫语冰”。
- 8.
好奇心释义:⒈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⒉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⒊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
- 9.
妖伪释义:⒈犹妖讹。 怪诞乖谬。⒉指怪诞乖谬的行为。
- 10.
妖忌释义:怪诞的忌讳。
- 11.
妖淫释义:⒈淫靡。 多指乐声。⒉怪诞邪僻。⒊轻狂放浪。
- 12.
妖讹释义:⒈怪诞虚妄。 ⒉指怪诞乖谬之言。
- 13.
妖邪释义:⒈妖异怪诞。 ⒉指鬼怪神祟及其危害。⒊能用邪术害人的妖人。⒋喻奸佞之人。⒌犹夭斜。袅娜多姿。
- 14.
峣嵠释义:奇怪,怪诞。
- 15.
幻诞释义:虚妄怪诞。
- 16.
异说释义:⒈不同的主张或学说。⒉邪说;怪诞的言论。
- 17.
怪严释义:犹怪诞。
- 18.
怪妄释义:⒈怪诞虚妄。 《隋书·经籍志二》:“至 晋 太康 元年,汲郡 人发 魏襄王 冢,得古竹简书……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唯《周易》、《纪年》最为分了。”⒉古怪狂妄。《明史·文苑传二·桑悦》:“时 常熟 有 桑悦 者,字 民懌,尤怪妄,亦以才名 吴中。”
- 19.
怪杰释义:行为怪诞不羁,但却为大众谅解和欣赏的名人。
- 20.
怪诞诡奇释义:怪诞:荒唐,离奇;诡奇:诡诈,奇异。形容荒唐离奇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