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餐 [jìn cān]
1. 吃饭。
例进餐时间不会客。
英[eat; drink; take;]
进餐 引证解释
⒈ 犹吃饭。
引王西彦 《黄昏》:“虽然多半天没有进餐,倒也并不感到饥饿。”
《人民文学》1983年第12期:“尤其是讲到皇帝老倌进餐时,要上一百来个菜时,他们发出‘噫嘻’的感叹声。”
国语词典
进餐 [jìn cān]
⒈ 用餐、吃饭。
例如:「等到一家人都到齐之后,我们才开始进餐。」
进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佐食释义:⒈陪同进餐;劝食。⒉古代祭祀中担任进献祭品,助尸享用者。尸,祭祀时代替死者受祭的活人。
- 2.
再吐释义:谓进餐时再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而频频接待宾客。古时用以形容统治者为延揽人材而忙碌。
- 3.
前箸释义:进餐时座前的筷子。 《汉书·张良传》:“ 汉王 曰:‘何哉?’ 良 曰:‘臣请借前箸以筹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汉纪·高祖纪二》作“前筯”。后谓为人筹画为“借箸”或“前箸”。 唐 殷潜之 《题筹笔驿》诗:“圜觚当分画,前箸此操持。”参见“ 借箸 ”。
- 4.
奶豆腐释义:用动物的奶汁做成的豆腐状食物。 敖德斯尔《阿力玛斯之歌》第五章:“一个脸色被晒黑的青年牧人摆开木碗、炒米、硬奶豆腐等东西,准备进餐。”
- 5.
对食释义:⒈共同进餐。⒉面对食物。⒊古代指宫女之间或宫女与阉人之间相恋。
- 6.
弃餐释义:⒈《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后以“弃餐”檃括其义,用为典实。⒉谓不暇进餐。形容事迫情急。
- 7.
朝食释义:⒈早晨进餐,吃早饭。 ⒉早餐。
- 8.
朝齑暮盐释义: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 9.
祝咽祝哽释义: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 当进餐时,使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同“祝哽祝噎”。
- 10.
祝哽在前释义: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 11.
罢箸释义:亦作“罢筯”。 放下筷子。谓中止进餐。
- 12.
蓐食释义: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 谓早餐时间很早。《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史记·淮阴侯列传》:“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未起而牀蓐中食。”清 曹寅《宿华阳》诗:“最是衰脾慵早起,不堪蓐食徧津梁。”一说“蓐食”为饱食。见 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
- 13.
虚坐释义:⒈空的坐位。 ⒉谓非进餐时的坐法。相对于“食坐”而言。⒊无实证而定罪。
- 14.
视膳释义: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唐 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至此吉礼告成,他三人从此问安视膳,弋雁听鸡,卿绣儂吟,妇随夫唱。”
- 15.
进餐释义:指吃饭:按时进餐。
- 16.
风餐雨宿释义:在风中进餐,在雨中住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風餐雨宿,走了二十八個日頭,正月十四,進了 順城門。”
- 17.
食举释义:⒈古代举行某些典礼时吃所举的肺和脊背肉等。⒉古代帝王进餐或举行宴会时所奏的乐典。
- 18.
食坐释义:进餐时的座位。
- 19.
餐巾纸释义:专供进餐时擦拭用的纸。 也叫餐纸。
- 20.
饭钟释义:寺庙中召唤僧尼进餐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