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犹是 犹是的意思
yóushì

犹是

简体犹是
繁体猶是
拼音yóu shì
注音ㄧㄡ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óu,(1) 相似,如同。【组词】:犹如。过犹不及。(2) 尚且。【组词】:犹且。犹自。困兽犹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3) 〔犹豫〕迟疑不决。(4) 〔犹疑〕迟疑。(5) 仍然,还(hái )。【组词】:犹然。记忆犹新。

shì,(1) 表示解释或分类。【组词】: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2) 表示存在。【组词】:满身是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例句】: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例句】:来的是时候。(5) 表示任何。【组词】: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组词】:天气是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组词】: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9) 认为对。【组词】: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例句】:是,我就去。(11) 这,此。【组词】: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组词】:惟你是问。惟利是图。(13) 姓。

基本含义

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犹是的意思

犹是 [yóu shì]

1. 由此。犹,通“由”。还是。

犹是 引证解释

⒈ 由此。犹,通“由”。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⒉ 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国语词典

犹是 [yóu shì]

⒈ 还是一样。

《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国语·齐语》:「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犹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夫释义:⒈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宋 苏轼《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⒉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宋 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⒊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
    • 2.
      三法释义:⒈古代三刺、三宥、三赦之法的合称。《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宋 苏轼《三法求民情赋》:“用三法而下究,求舆情而上通。”⒉指三代之筮法。《左传·僖公四年》“卜之不吉筮之吉”唐 孔颖达 疏:“崔灵恩 以为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筮凶则止不卜者,筮必以三代之法。若三法皆凶,则止不卜;若两法是凶,一法为吉,名为筮逆,犹是疑限,故更卜以决之。”
    • 3.
      世裔释义:犹世胄。明 朱权《荆钗记·庆诞》:“衣冠世裔,时乖难显於宗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柳生》:“僕即式微,犹是世裔,何至下昏於市侩?”
    • 4.
      书剑释义:⒈书和剑。唐 许浑《别刘秀才》诗:“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唐 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莫过临风倍惆悵,欲将书剑学从军。”金 马定国《清平道中》诗:“今日清明过寒食,又将书剑客他乡。”张素《沪宁道中》诗:“万里归来傲白鷳,随身书剑更萧闲。”⒉学书学剑。谓学文学武。唐 孟浩然《自洛之越》诗:“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宋 司马光《送茹屯田知无为军》诗:“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元 汤式《普天乐·送友回陕》曲:“书剑不求官,萍水常为客。”清 方文《早春别芜阴诸子》诗:“干戈犹未定,书剑那能
    • 5.
      于以释义:⒈犹言于何。 在何处。⒉犹言于何。用什么。⒊犹言至于。⒋犹是以。⒌因此;是以。
    • 6.
      以卵击石释义:也说以卵投石。 用鸡蛋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 7.
      优鉢罗释义:植物名。 梵语。又译为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即青莲花。多产于 天竺,其花香洁。《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鉢罗华以为鬘饰。”唐 岑参《优钵罗花歌》序:“参 尝读佛经,闻有优鉢罗花,目所未见。天寳 景申岁…… 交河 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於 天山 之南。”元 张可久《折桂令·惠山赵蒙泉小隐》曲:“白云外 庞居士 家,锦池中优鉢罗花。”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癸未夏,得《陈子昂文集》十卷,犹是故物,然如优鉢罗花,偶一见耳。”参阅《续一切经音义》卷一。
    • 8.
      危脆释义:危险脆弱。《宋书·张邵传》:“人生危脆,必当远虑。”唐 卢照邻《释疾文》:“何斯柱之危脆,一夫触之而云折。”《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犹是久涉行陈,曾习军旅,岂同剽轻之师,不比危脆之众。”
    • 9.
      参辰卯酉释义:⒈参、辰,二星名。 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⒉犹是非曲直。
    • 10.
      口齗释义:指口,嘴。 齗,同“齦”。《北史·甄琛传》:“今者天为黔首生盐,国为黔首鄣护。假获其利,犹是富专口齗,不及四体也。”
    • 11.
      宰官释义:⒈周 代冢宰的属官。 《国语·晋语九》“以随宰人”三国 吴 韦昭 注:“宰人,宰官也。”⒉泛指官吏。《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晋 郭象 注:“苟有乎大小,则虽大鹏之与斥鷃,宰官之与御风,同为累物耳。”唐 耿湋《题惟干上人房》诗:“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门中,这个修持,象什么,好象如今宰官们的阶级从八九品巴到一二。”⒊特指县官。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语》:“在 苏州 日,挽 吴县 令 贺吉人 云:‘……卅年前进士,盖棺犹是宰官身。’”
    • 12.
      小孩释义:⒈亦作“小孩子”。儿童;幼儿。宋 钱易《南部新书》戊:“﹝ 陈嶠 数举不遂,暮年获一第,﹞至新婚,近八十矣,合巹之夕……自成一章,其末曰:‘彭祖 尚闻年八百,陈郎 犹是小孩儿。’座客皆絶倒。”《前汉书评话》卷下:“吕 女闲步至后园,见一小孩儿耍。”蒋光慈《梦中的疑境》诗:“从那边走来一个小孩子,真正的可爱啊!”谢觉哉《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也去过 鄜县,那是严冬时候,张村驿、黑水寺 等处,还有小孩在沟里捉鱼。”⒉年幼或年轻的子女。《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梅氏 道:‘説那里话!奴家也是儒门
    • 13.
      屈腰释义:折腰。 指屈身事人。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空嗟镊鬚日,犹是屈腰年。”
    • 14.
      市里释义:⒈街市里巷。《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或皆骑出入市里郊野,远至旁县。”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市里寒人,必知名数,雨雪冻仆,计口与钱米。”清 唐甄《潜书·守贱》:“吾为贫而仕,为知县十月而革为民,吾犹是市里山谷之民也。”⒉市制长度单位。一千五百市尺为一里,合五百米,通称里。
    • 15.
      情冤释义:情实与冤枉。犹是非曲直。
    • 16.
      惜鞋情操释义:惜鞋情操其出处来源于明朝官员张瀚在其《松窗梦语》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新鞋踩泥”,即一旦新鞋弄脏了后,便不再珍惜自己的新鞋了,比喻“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 17.
      报捐释义: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 山西 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僕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廿载繁华梦》第五回:“那 陈庆韶 是由举人年前报捐员外郎的,这时正在工部里当差。”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某某入学,某某中举,某某报捐。’发财做官之一片喊声,犹是嚣嚣然于社会上。”
    • 18.
      攀陪释义:攀附追陪。 唐 罗隐《乌程》诗:“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一瓶犹是 乌程 酒,须对霜风泪泫然。”《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自从你嫁了老公,我家寒,攀陪你不着,到今不来往。”
    • 19.
      无二价释义:⒈亦作“无二贾”。谓买卖公平,价格划一。汉 王充《论衡·是应》:“男女异路,市无二价。”《汉书·王莽传上》:“莽 奏定著令。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飢民。”《孟子·滕文公上》“市贾不贰”汉 赵岐 注:“无二贾者也。”⒉犹言声誉依然。唐 高适《赠别褚山人》诗:“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洛阳 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 20.
      昆玉释义:⒈昆仑山 的美玉。多用以比喻意趣高洁、文章精美和人才杰出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璡 则志烈秋霜,心贞 崑 玉,亭亭高竦,不杂风尘。”《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陵机 之赋,虚握灵珠;孙绰 之铭,空擅 崑 玉。”李周翰 注:“灵珠、崑 玉,喻文章之美也。”唐 陈陶《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崑 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⒉对别人兄弟的美称。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继》:“﹝ 继 ﹞与 皇甫冉 有髫年之故,契逾崑玉。”清 潘永因《宋稗类钞·博识》:“陆士衡 兄弟产於 崑山,后人因称兄弟为崑玉,言

犹是(you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犹是是什么意思 犹是读音 怎么读 犹是,拼音是yóu shì,犹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犹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