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的意思
bǎizhuàngshì

八百壮士

简体八百壮士
繁体八百壯士
拼音bā bǎi zhuàng shì
注音ㄅㄚ ㄅㄞˇ ㄓㄨㄤˋ ㄕ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 ◎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组词】: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bǎi,(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组词】: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2) 喻很多。【组词】: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zhuàng,(1) 大,有力,强盛。【组词】: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2) 增加勇气和力量。【组词】: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组词】:壮族。壮锦。壮歌。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基本含义

指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英勇战士。

八百壮士的意思

八百壮士 [bā bǎi zhuàng shì]

1.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8月13日在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人民抗日救亡热潮的推动下,驻上海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率领官兵坚守四行仓库,誓死不退。时称“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

八百壮士 引证解释

⒈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 日本 帝国主义又于8月13日在 上海 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人民抗 日 救亡热潮的推动下,驻 上海 的 中国 军队奋起抵抗。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 谢晋元 率领官兵坚守 四行仓库,誓死不退。时称“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六:“最使他兴奋的是象 胡阿毛 与八百壮士一类的消息。”


国语词典

八百壮士 [bā bǎi zhuàng shì]

⒈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日军大举入侵淞沪。我军第八十八师团长谢晋元率领八百名战士,孤军苦守上海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英勇抗敌,誓死不屈。壮烈事迹举世震撼,史称为「八百壮士」。

四行孤军


八百壮士是什么意思 八百壮士读音 怎么读 八百壮士,拼音是bā bǎi zhuàng shì,八百壮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八百壮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