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陵台 陵台的意思
língtái

陵台

简体陵台
繁体陵臺
拼音líng tái
注音ㄌㄧㄥˊ ㄊ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g,(1) 大土山。【组词】: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组词】:陵园。陵墓。陵寝。(3) 古同“凌”,侵犯,欺侮。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含义

指高耸的台阶或台地,也用来比喻高处或高位。

陵台的意思

陵台 [líng tái]

1. 即陵署。唐开元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

3. 陵墓。

陵台 引证解释

⒈ 即陵署。 唐 开元 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参见“陵署”。

《新唐书·礼乐志四》:“贞元 四年,国子祭酒 包佶 言:‘岁二月、八月,公卿朝拜诸陵,陵臺所由导至陵下,礼略无以尽恭。’”

⒉ 陵墓。

《宋史·礼志二五》:“陵臺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尺。”
明 张居正 《孝恪皇太后迁祔挽歌》之六:“綵云偏有意,来去遶陵臺。”


陵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台令释义:⒈即陵台令。唐 代掌陵寝之官。《新唐书·礼乐志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昭、乾、定、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⒉御史台的规章。《宋史·职官志四》:“旧《臺令》,御史上下半年分诣三省、枢密院点检诸房文字,轮诣尚书六曹按察。”
    • 2.
      陵台释义:⒈即陵署。唐 开元 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新唐书·礼乐志四》:“贞元 四年,国子祭酒 包佶 言:‘岁二月、八月,公卿朝拜诸陵,陵臺所由导至陵下,礼略无以尽恭。’”参见“陵署”。⒉陵墓。《宋史·礼志二五》:“陵臺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尺。”明 张居正《孝恪皇太后迁祔挽歌》之六:“綵云偏有意,来去遶陵臺。”
    • 3.
      雕鹏释义:雕与鹏,皆能作高远之飞。比喻才力雄健者。宋 陈造《次前韵送胡省元》:“鵰鹏举翮云路翔,腰印纍金玉佩苍。”宋 无名氏《谒金门·寿士人》词:“文章士,秀气岳神钟聚。看鵰鹏,秋风高举。上青天平步。”明 朱颐媉《杜陵台饯送林长卿之金陵》诗:“怜君年少青云器,正是鵰鹏奋翼秋。”
    • 4.
      青陵释义:借指在 青陵台 殉情的 韩凭 之妻。
    • 5.
      鹊台释义:宋 陵台名。

陵台(ling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陵台是什么意思 陵台读音 怎么读 陵台,拼音是líng tái,陵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陵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