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证明 证明的意思
zhèngmíng

证明

简体证明
繁体證明
拼音zhèng míng
注音ㄓㄥˋ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组词】: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组词】: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基本含义

提供证据或事实以确立真实性或可信性。

证明的意思

证明 [zhèng míng]

1. 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真实性。

照相副本的核对当时已证明属实。

[ prove; demonstrate; ]

2. 指证明书、证明信。

开证明。

[ certificate; identification; testimonial; ]

证明 引证解释

⒈ 据实以明真伪。

《汉书·儒林传·孟喜》:“同门 梁丘贺 疏通证明之。”
颜师古 注:“证明,明其伪也。”
宋 张载 《经学理窟·义理》:“《家语》、《国语》虽於古事有所证明,然皆乱世之事,不可以证先王之法。”
峻青 《海啸》第二章十七:“这个决定,现在已为事实所证明,也无需进行任何解释了。”

⒉ 参悟。

《坛经·忏悔品》:“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
明 李贽 《解经题》:“岂知此经为了义之密经,此修为证明之密修。”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又问道:‘你是几时澈悟到这步田地的呢?’ 逸云 道:‘也不过这一二年。’ 德夫人 道:‘怎么便会证明到这地步呢?’”

⒊ 证人或证据。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世间有此薄行之妇!官府不知,乃使鬼来求申,有媿民牧矣。今有烦先生做个证明,待下官尽数追取出来。”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上》:“便把日头为证见,日月三光作证明。”

证明身分或权力的文件。

赵树理 《登记》:“我听说他们两个要到区上登记,村公所不给开证明。”


国语词典

证明 [zhèng míng]

⒈ 引证确实。

《晋书·卷五〇·曹志传》:「父子证明,足以为审。」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你道这女儿三生,一生被害,一生索债,一生证明讨命,可不利害么?」

表明 证据 证实 说明


证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表明释义:表示清楚:表明态度。 表明决心。
    • 2.
      证实释义:证明其确实: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
    • 3.
      证据释义:⒈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⒉由法院审查确定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分民事诉讼证据、行政诉讼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现场笔录等。
    • 4.
      说明释义:⒈解释明白:说明原因。说明问题。⒉解释意义的话:图片下边附有说明。⒊证明:事实充分说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证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推翻释义:⒈用武力打垮旧的政权,使局面彻底改变:推翻反动统治。 ⒉根本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推翻原有结论。推翻强加给他的诬蔑不实之词。

证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纸文书释义:一份具有法律效率的公文、契约、证明等。
    • 2.
      七桥问题释义: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 3.
      不及格释义:⒈不够或达不到标准。⒉评定[一个学生]成绩不能通过所要求的标准。⒊证明缺少知识或技巧而不能通过(一项试验或课程)
    • 4.
      不能推出释义:亦称“推不出”。 证明中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逻辑错误。
    • 5.
      不证自明释义:公理是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不用证明,有的也无法证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 6.
      丐辞释义:一种在论理学上,把尚待证明的结论包含在前提中,使人只要承认了前提便不能不承其结论的论证方式。
    • 7.
      丧榜释义:即殃榜。阴阳先生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榜。旧时官厅视此为证明死亡之凭照。《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画士一面传神,阴阳官写丧榜。”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不过红事喜帖,白事丧榜之类。”
    • 8.
      中值定理释义:反映函数与导数之间联系的重要定理,也是微积分学的理论基础,在许多方面它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一些公式推导与定理证明中都有很多应用。
    • 9.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10.
      举例论证释义: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11.
      举证不能释义:举证不能是法律术语,表示的是一种状态,意思是说应当举证证明自己诉讼请求的一方当事人无法提出确凿的证据而要承担的可能败诉的不利后果。
    • 12.
      举证责任释义: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事实和要求,有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民事诉讼原告负举证责任,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
    • 13.
      书证释义:⒈以文字、符号、图形等书面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如合同、遗嘱、加工合同所附的图纸等。⒉字典、词典以及其他著作或注释中引用的有明确出处的书面例证。
    • 14.
      互相印证释义:指两种事物互相证明,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
    • 15.
      互结释义:⒈互相具结证明。⒉互相证明出具的文书。
    • 16.
      互证释义:相互证明。
    • 17.
      交款单释义:与收据类同,证明自己付款的凭证,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印制的盖有财政票据监制章的的收付(交)款凭证,一般没有使用发票的场合,都应该使用收据或交款单,作为重要的重要的原始凭证。
    • 18.
      交货记录释义:集装箱运输经营人把货物交付给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时,双方共同签署的证明货物已经交付及货物交付时状况的单证。
    • 19.
      代数学基本定理释义:在复数范围内,任何一个复数系数的一元n次方程至少有一个根。 据此可推出一元n次方程有且仅有n个根。1797年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给出严格证明,故又称“高斯定理”。
    • 20.
      以太释义:⒈17世纪的物理学家为解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而提出的没有质量但有极大刚性,并且无处不在(包括真空和物质内)的一种介质。20世纪初的物理实验证明以太不存在。⒉中国近代康有为等借自物理学的哲学名词。康有为把以太和仁等同起来。谭嗣同用以太表示物质,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以太的结晶,是世界的本原;同时又把仁、兼爱、慈悲等看作以太的作用。严复认为以太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说的物质性的“一清之气”。孙中山认为以太是“太极”,是世界的物质始基,地球(行星)是由以太进化而成的。

证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纸文书释义:一份具有法律效率的公文、契约、证明等。
    • 2.
      七桥问题释义: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 3.
      不及格释义:⒈不够或达不到标准。⒉评定[一个学生]成绩不能通过所要求的标准。⒊证明缺少知识或技巧而不能通过(一项试验或课程)
    • 4.
      不能推出释义:亦称“推不出”。 证明中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逻辑错误。
    • 5.
      不证自明释义:公理是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不用证明,有的也无法证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 6.
      丐辞释义:一种在论理学上,把尚待证明的结论包含在前提中,使人只要承认了前提便不能不承其结论的论证方式。
    • 7.
      丧榜释义:即殃榜。阴阳先生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榜。旧时官厅视此为证明死亡之凭照。《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画士一面传神,阴阳官写丧榜。”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不过红事喜帖,白事丧榜之类。”
    • 8.
      中值定理释义:反映函数与导数之间联系的重要定理,也是微积分学的理论基础,在许多方面它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一些公式推导与定理证明中都有很多应用。
    • 9.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10.
      举例论证释义: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11.
      举证不能释义:举证不能是法律术语,表示的是一种状态,意思是说应当举证证明自己诉讼请求的一方当事人无法提出确凿的证据而要承担的可能败诉的不利后果。
    • 12.
      举证责任释义: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事实和要求,有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民事诉讼原告负举证责任,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
    • 13.
      书证释义:⒈以文字、符号、图形等书面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如合同、遗嘱、加工合同所附的图纸等。⒉字典、词典以及其他著作或注释中引用的有明确出处的书面例证。
    • 14.
      互相印证释义:指两种事物互相证明,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
    • 15.
      互结释义:⒈互相具结证明。⒉互相证明出具的文书。
    • 16.
      互证释义:相互证明。
    • 17.
      交款单释义:与收据类同,证明自己付款的凭证,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印制的盖有财政票据监制章的的收付(交)款凭证,一般没有使用发票的场合,都应该使用收据或交款单,作为重要的重要的原始凭证。
    • 18.
      交货记录释义:集装箱运输经营人把货物交付给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时,双方共同签署的证明货物已经交付及货物交付时状况的单证。
    • 19.
      代数学基本定理释义:在复数范围内,任何一个复数系数的一元n次方程至少有一个根。 据此可推出一元n次方程有且仅有n个根。1797年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给出严格证明,故又称“高斯定理”。
    • 20.
      以太释义:⒈17世纪的物理学家为解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而提出的没有质量但有极大刚性,并且无处不在(包括真空和物质内)的一种介质。20世纪初的物理实验证明以太不存在。⒉中国近代康有为等借自物理学的哲学名词。康有为把以太和仁等同起来。谭嗣同用以太表示物质,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以太的结晶,是世界的本原;同时又把仁、兼爱、慈悲等看作以太的作用。严复认为以太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说的物质性的“一清之气”。孙中山认为以太是“太极”,是世界的物质始基,地球(行星)是由以太进化而成的。

证明造句

1.实践证明,真正不安本分的并不是“刁民”,而是奸官。

2.然而这里毫没有今不如昔的意思,恰好相反,事实证明今胜于昔。

3.如果你说我没参加大扫除,那就大错特错了,有几个人都能证明我参加了。

4.他由于仪表堂堂而当选,但他尚须证明决非徒有其表。

5.实践证明,认为中西医结合法家拂士的想法是错误的。

6.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7.铁案如山的证据证明李洪志犯了罪。

8.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的衰败。

9.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不可偏废。

10.张总工程师以不容置疑的事实与数据,证明这项工程一定能如期完成。

11.证明这一点,口说不足为凭,还应有事实依据。

12.中部横贯公路的辟建,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13.实践证明,联想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师生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

14.实践证明,夜郎自大是很可笑的。

15.在南韩,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成功案列被证明是错误的。

16.老张,我借你的摄影机,保证明天完璧归赵。

17.今天他竟然说出这种没良心的话,证明他确实居心叵测。

18.他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19.在辩论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又假设了张三李四之类的人进行了回答。

20.奥巴马的胜利最终可能证明是得不偿失的。

证明(zheng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证明是什么意思 证明读音 怎么读 证明,拼音是zhèng míng,证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证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