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杜门不出 杜门不出的意思
ménchū

杜门不出

简体杜门不出
繁体杜門不出
拼音dù mén bù chū
注音ㄉㄨˋ ㄇㄣˊ ㄅㄨˋ ㄔㄨ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组词】:杜绝。杜塞(sè)。杜门谢客,防微杜渐。(3)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例句】: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mén,(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组词】:门儿。门口。开门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组词】:电门。(3) 途径,诀窍。【组词】:门径。门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组词】: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5) 事物的分类。【组词】:分门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组词】:教门。门徒。(7) 量词。【组词】:一门大炮。(8) 姓。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chū,(1) 从里面到外面。【组词】:出访。初出茅庐。出笼。(2) 往外拿,支付。【组词】: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3) 离开。【组词】:出发。出轨。出嫁。(4) 产生,生长。【组词】:出产。出品。出人才。(5) 发生。【组词】:出事。(6) 显露。【组词】:出现。出名。(7) 超过。【组词】: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组词】:出席。出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例句】:出处(chù)。语出《孟子》。(10) 显得量多。【组词】:这米出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组词】:提出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长期不出门,不与外界交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杜门不出的意思

杜门不出 [dù mén bù chū]

1. 关起门来,不再外出。比喻不与外界交往或隐居。

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史记·商君传》

[close the door and refrain from going out;]

杜门不出 引证解释

⒈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 狐突 杜门不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復请 李牧。牧 杜门不出,固称疾。”
《新唐书·韦陟传》:“开元 中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 斌 杜门不出八年。”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人八》:“及党事起,﹝ 郑康成 ﹞乃与同郡 孙嵩 等四十馀人俱被禁錮,随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国语词典

杜门不出 [dù mén bù chū]

⒈ 紧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晋书·卷七七·蔡谟传》:「谟既被废,杜门不出,终日讲诵,教授子弟。」

闭门不出 韬光养晦

门庭若市


杜门不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韬光养晦释义: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 2.
      闭门不出释义: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杜门不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门庭若市释义: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人很多,十分热闹。《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庭:院子。

杜门不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假讬释义:⒈亦作“假托”。 虚拟;虚构。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纪》:“子房 玄筭,高祖 之蓍龟也。始者相得,非 子房 不谋也。海内既安,杜门不出,假託神仙,仅乃获免。”《隋书·艺术传序》:“或变乱阴阳,曲成君欲;或假託神怪,荧惑民心。”《朱子语类》卷六五:“《易》则未曾有此事,先假託都説在这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记载之书,中间儘多遇神遇鬼的,说得的的确确,难道尽是假托出来不成?”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这些议论是不是稗官小说的作者所假托的,不得而知。”⒉犹假冒,伪托。《元典章·台
    • 2.
      党事释义:党锢之事。汉 蔡邕《陈太丘碑》:“会遭党事,禁錮二十年。”《后汉书·郑玄传》:“玄 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 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 孙嵩 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 3.
      关通释义:⒈贯通;连通。汉 王充《论衡·感虚》:“夫 雍门子 能动 孟尝 之心,不能感 孟尝 衣者,衣不知惻怛,不以人心相关通也。”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踰庵以西,有大石当溪中,嵌空如室,激水横行,声若雷轰,而室下石窍关通,积水澄碧,题之曰 龙渊。”⒉禀报,传达。《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璋(刘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復关通 先主。”⒊勾结;串通。《梁书·谢览传》:“览 未到郡,睦之 子弟来迎,览 逐去其船,杖吏为通者。自是 睦之 家杜门不出,不敢与公私关通。”元 张光祖《言行龟鉴·德行》:“籍其家,得士大夫书
    • 4.
      均逸释义:谓闲散安逸。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隐。宋 李纲《与张相公书》:“数年前,某寓居 闽 中,杜门不出,以养衰病,适閤下自枢廷均逸,弭节海邦。”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公方立勋业,今必无暇及此。他时功成名遂,均逸林下乃可成书耳。”《元史·康里脱脱传》:“仁宗 即位,眷待弥篤,欲使均逸于外,二月,拜 浙江 行省左丞相。”
    • 5.
      敦晓释义:劝勉开导。《新唐书·韦陟传》:“﹝ 韦陟 ﹞ 开元 中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 斌 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彊调为 洛阳 令。”
    • 6.
      絶足释义:⒈喻指千里马。 ⒉指奔驰神速之足。⒊谓杜门不出。更多解释喻指千里马。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燕 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絶足也。”唐 杜甫《行次昭陵》诗:“风云随絶足,日月继高衢。”宋 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诗:“盐车之下有絶足,败羣勿纵为民残。”指奔驰神速之足。宋 秦观《李泌论》:“鸟焚其巢,虽有劲翮,无所归;兽失其穴,虽有絶足,无所恃。”谓杜门不出。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 顾东江 ﹞以侍郎家居,絶足不与外事,闭门闲适,学为老圃。”
    • 7.
      规瑱释义:语本《国语·楚语上》:“﹝ 白公 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语,不穀虽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 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 注:“规,諫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杜门不出是什么意思 杜门不出读音 怎么读 杜门不出,拼音是dù mén bù chū,杜门不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杜门不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