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1) 画圆等的仪器。【组词】:圆规。两脚规。(2) 法则,章程,标准。【组词】: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3) 格局,范围。【组词】:规模。(4) 相劝。【组词】: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5) 谋划。【组词】:规划。规约。
lǜ,(1) 法则,规章。【组词】: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2) 约束。【组词】:律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组词】: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组词】:律诗。(5) 姓。
1. 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例这句话,不只说出了气候上的一条规律,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条哲理。——《秋色赋》
英[ law; regular pattern; ]
2. 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
例风吹叶子,发出一种规律的簌簌簌的声音。
英[ rhythmical; ]
⒈ 规章律令。
引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传》:“严守天条规律,不敢秋毫有犯。”
鲁迅 《花边文学·倒提》:“愈下劣者,愈得主人的爱怜,所以西崽打叭儿,则西崽被斥,平人忤西崽,则平人获咎,租界上并无禁止苛待华人的规律,正因为我们该自有力量,自有本领,和鸡鸭绝不相同的缘故。”
⒉ 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客观存在,也叫法则。
引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四章:“可是战争的较量自有其本身的规律。”
⒊ 谓整齐而有规则。
引巴金 《秋》六:“笑声渐渐地淡下去,在他的耳边响着有规律的划桨声和私语似的水声。”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自卫队员手里的绿缨枪,在白茫茫的原野里看去,像是大道旁一排有规律的翠绿的树林,在严寒里耀眼地立着。”
⒈ 规则、条律。
例如:「生活要有规律。」
近秩序
1.任何事物都有一定不易之理,也就是事物本身的规律,我们可以掌握它,却不能改变它。
2.优胜劣败,是事物发展千古不变的规律。
3.学然后知不足,这是学习的一般规律。
4.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条件和客观规律,人为操刀必割,往往把事情弄坏。
5.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是自然规律。
6.些人认为潮涨潮落并没有什么规律,有时候潮水很大,有时候潮水很小,也许大海的脾气就是这样喜怒无常。
7.老死寿终,这是自然的规律,望你节哀顺变,多多保重。
8.搞经济建设,应该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切忌一哄而起、一拥而上。
9.做学问要遵循登高必自卑的规律,不要希望一蹴而就。
10.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容置疑的必然规律。
11.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不破不立是一切事物的规律。
12.只要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13.在学习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摸索规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事在人为,只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按客观规律办事,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15.商场如战场,市场经济始终潜藏着刀光剑影,这是由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决定的。
16.我们要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17.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发展,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有它自己的规律,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18.如果无视客观规律,只凭主观想像,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
19.从事学术研究,应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取精用弘的过程。
20.天气虽然变幻莫测,但气象科学日渐进步,大体上已能掌握其变化规律了。